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总有人用爱为你护航。无论何时何境,你依旧笑靥如初。
“我们班的班级群里都在问开学从哪里进学校的问题,班级群都炸了锅”,这是2021年9月开学前郎溪路小学老师们聊天的日常。2021年5月,西边郎溪路高架开始动工,北边郎溪路小学教学楼开始扩建。2021年9月郎溪路小学北门被封,北边明皇路被封,西边郎溪路被封,仅剩南门可以通行。一时之间,家长焦急万分,在班级群里抱怨为什么修建高架和教学楼扩建同时进行,难道学校和政府都不考虑孩子们的上学情况吗?甚至有人打电话诘问班主任:“都快开学了,学校还不解决上学路线的问题吗?为什么不能多开几个门,我家就在海洲三期,去南门,得绕一大圈,他奶奶又不会骑车……”碰上这两大工程一起动工,上学这么简单的事好像变得千难万难。
殊不知,比他们更着急还有人在。2021年八月初,郎溪路小学校长何兴文等学校领导一直在想办法,联系教育局,致电交警队,交涉施工方。
正在学校一筹莫展时,合肥市瑶海区交警大队龙岗中队队长卫修权来到学校,了解情况后,当机立断,就在海洲锦绣世家西边开个门,老师每天护送孩子们穿过小区送到小区的东门口。虽然教师送路队的路途远了点,但是方便了家长和孩子们,不用从学校的最东边绕道最西边。方法是好,真正实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海洲的很多业主根本不同意,这会影响小区居民生活。卫队长和何校长一方一方联系,最后在海洲物业和海洲社区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在海洲三期的西边开了一道门——郎小临时东门,并要求各年级错峰上放学。
溪声溪语 讲好郎小故事
学生多,家长多,路线多,时间点多,学生、家长就乱了,总有些家长不遵循交通规则,在施工道路上穿行!卫修权队长未雨绸缪,提前安排了交警值班。南边的丰乐亭路、西边的郎溪路、东边的海洲三期门口,每天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早晨七点前必定到岗。
“这里危险,不要逆行,从前面绕行,时间再紧,安全都要放在第一位……”这种苦口婆心式的劝说每天都在上演。但是总有一些不理解的人,“我从这转弯就到家了,你们非要让我绕一大圈,这不是耽误我事吗?我今天就非要从这走,看你把我怎么样……”交警满脸涨得通红,“我不是为难谁,你逆行万一和准备上高架的私家车以及迎面来的电瓶车发生碰撞……”“谁发生碰撞了,你咒谁呢……”“老人家,别激动,他们也不容易,从修高架开始从未间断,冬天不亮就来了,夏天了满头大汗也也走不了……”“是呀,大爷,别为难人家。他们也非常辛苦!他们这边值完勤还得去临泉路,我天天上班都看到他们,中午来接孩子看到他们又在回学校这边,下午上班他们又在临泉路执勤,晚上我七点下班回来他们还没有回家。”“是哟,是哟,你看那边在拦大车的是他们队长,他们队长也是每天都来,不都是为了孩子和我们自身的安全嘛……”“算了,算了,我绕行,我绕行,都不容易。”“好咯,大爷,感谢您的理解!”一个标准的队礼,一张憨厚的笑脸,把所有的不快消散在时间的长河中。从2021年9月至今,从未缺席过,他们成为郎小人学习的榜样。
对讲机再次响起,一个略带嘶哑的声音:“我在郎溪路小学,现在没到七点,人流量不大,你那条路什么情况……”只见一位中等个子,瘦黑粗糙,穿着整洁的警服、戴着整齐的帽子和口罩的交警,稳步走进校园,直奔北门,和正在北门执勤的何校长一起去查看北门的路况。卫修权队长早晨又来执勤了。何校长曾多次笑称他是我们学校的有缘人。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我们需要时,他总是正巧赶上了。他总是想我们之所想,急我们之所急。无论多忙,学校有困难都会放下手中的事赶过来,想法设法帮忙解决问题。
在2021年9月份开学前,他带着龙岗中队的队员多次深入学校了解情况,实地查看路况。甚至为了方便家长行走,多次和施工方协商移动围栏挡板,并毫无怨言地协助施工方移动围栏挡板。2022年5月郎溪路高架竣工通行,他立马想着再来一条临时通道,方便家长接送孩子。于是,蹲点学校,数次和施工方交涉,最终三方协同在郎溪路小学北门又开了一条临时通道。
在北门便民道路开通前,孩子们上学线路虽然不同,但是最终都是在西门入校,拥堵可以想见。或许这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学校动员党员干部值班护航,在丰乐亭路口和何坝院,党员总是早早到岗,等一个多小时的入学潮结束,他们才急匆匆地赶回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一年了,无论是冬日刺骨的寒风,还是夏日炙热的烈日,都没有动摇过大家护岗的决心。360个日夜,太阳升起又落下,那群人依旧在那里。家长感动了,也自发组织了家长护卫队,主动到校园门口值班。路口的党员,门口的家长,路上的交警成了郎小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只有经受住狂风暴雨的洗礼,才能练就波澜不惊的淡定。”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这一年我们收获了很多。回首走过的路,虽然路上是一串歪歪扭扭的脚印,但是真是这些脚印见证我们的成长。我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践行郎小校风校训“自强不息”“绽放自我”。风雨路上,你我同行,感谢有你,郎小才能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