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阳光温馨恬静,微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初冬的视野依然遍地金黄。11月,合肥市淮合花园小学三年级组语文教研活动如期而至。瞧,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为她的三尺讲台正在努力着。
本次教研中,朱道莉老师、费瑞敏老师和谷晏露老师三位老师进行的是《金色的草地》同课异构教学。本单元是习作单元,《金色的草地》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三位老师依据本班学情,精心设计,反复打磨。
朱老师课堂上语言生动有趣,用精彩的视频和新颖的板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习作单元的学习重点,费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具体的课后练习,通过观察记录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谷老师紧扣语文要素,环节紧凑,调动多种感官,充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王惠惠老师和戴文景老师进行的是《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同课异构教学。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故事。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到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我们了一个科学知识:牛有四个胃,牛吃食有反刍的现象,同时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王老师比较注重指导学生朗读,去体会红头的着急、紧张、悲伤的心情,体会青头的热心帮助,让学生明白了这一个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小蟋蟀历险记。戴老师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转换,通过说话的训练来把握课文内容,让我们感受到青头和红头的真挚友谊。
张超老师在课堂上化身为导游,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了东北的小兴安岭。通过美丽的图片一起欣赏了小兴安岭的美景。开课之初就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入情入境,在教学中张老师通过小组讨论并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在文中找景、读中感悟的方法欣赏了小兴安岭这个美丽的大花园。小组讨论热烈。在感知小兴安岭四季美景时,张老师充分发挥了她的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孩子们去寻找关键词来理解句意。张老师设还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单,通过绘画、写话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去感受小兴安岭的独特魅力。
李丹丹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节与众不同的古诗课。李老师用图片、语言、视频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天门山和洞庭湖不一样的美。李老师大胆尝试,探索古诗组读教学新法。她抓住学生对于两首诗的不同感受“壮观”“秀丽”一一进行比较,通过新颖的学习单设计——同中找异、异中找同,让学生们在比较中去感受景色的不同,感受古诗的魅力,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中收获。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 / 文: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