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切实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到实处,全面梳理和集中整治师德师风突出问题,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守正创新的教育生态,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高站位推进、高标准开展师德、师风、师能“三师”建设,加快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注入强心剂,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始终拧紧思想政治教育的“总开关”,及时传达上级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要求,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安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八不准》、县教育局《关于深化开展“严师德、正师风、铸师魂”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以及“三个以案”典型案例等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谈体会、讲感受、说心得,做到领会深、理解透、把握准。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书记贺亮指出,当前出现在教师队伍中精神不振、教风不良、教态不端、能力不足、律己不严等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都是缺“精神之钙”,少学习之风,今后在考核评价和技能比赛上要再下猛药、治沉疴,绝不会让一群不读书的教师来教书。
常念紧箍咒,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通过扎紧“制度的笼子”依法治校的策略,完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决杜绝“酒问题”“黄赌毒问题”和“不正当得利问题”,与教师一起计算违法乱纪行为后果的成本账,时刻警惕贪一时、毁一生的无端行为,堵住思想认识不足之源,斩断心存侥幸心理之根,引导广大教师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在组织签订《五河中心学校师德师风承诺书》和《五河中心学校严禁有偿家教承诺书》等承诺书时,要求完完整整、一字不落地通读全文,绝不走过场、流于形式,把承诺刻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
走出四方步,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坚持把真抓实干、敢于担当作为从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坚决拒绝躺平和佛系教师,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关爱学生方面要走出动脑之步、动笔之步和动心之步,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要能辨明方向、理清思路、选择路径,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贺亮表示,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够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把全部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学会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风气里,在各种诱惑面前,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
做个大先生,在培根铸魂上下功夫。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聚焦教师的全面发展,注重培根铸魂,立足课堂改革,开展业务练兵,以“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最高标准,建立一支站得稳课堂,做得了表率,带得好班级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师培根铸魂质量,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包含:今年5月份举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活动;6月份全面完成全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2.0工程;8月份参加集体校本培训,全员听取岳西县纪委监委派驻教育局纪检组组长胡以林主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老师》专题报告;10月份开展教师教学业务练兵暨第四届“教坛新星”遴选活动;11月份参加岳西县教育局举办第六期暨第七期“教学大讲堂”。以上举措有效建强教师队伍堡垒,夯实学校育人主体地位。
下一步,为完整、准确、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要求,完成2025年前目标任务,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将继续聚焦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将持续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加大优秀教师典型表彰宣传力度,加大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力度,缔造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卓越教师队伍。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快配齐紧缺学科教师。为实施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等“五大行动”,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将通盘考虑、长远规划,加大思想政治、音体美、劳动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打造一支专门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教师队伍。三是全面提质增效,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当前中小学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革命,不改革就会被改革。岳西县五河教育党总支将居安思危、踔厉奋发,守牢课堂教学主战场,多渠道开展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业务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锻造一支勤学善思、业务精湛、比学赶超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早日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目标。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教师的角色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教育者。”贺亮强调,“作为一名校长,无论教育形势怎么改变,都必须始终贯彻‘教师第一、学生至上’的管理原则,做到‘三坚持三不会改变’,即坚持学校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主阵地的思路不会改变,坚持严肃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的决心不会改变,坚持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的理念不会改变。”
(闻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