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名师工作室跨区联手 合作交流真教研——合肥市两区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动研讨活动

为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提高工作室成员数学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图形与几何”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合肥市小学数学马璇教育名师工作室联合陈家敏教育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12月2日下午,开展了“聚焦单元整体 落实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联合教研活动。

由马璇校长和陈家敏主任领衔,在信莉媛教师的主持下,活动按照单元教学说课,核心课例展示,互动交流和专家点评四个环节依次展开。

第一环节由梦园小学天柱路学校储著霞教师和曙宏小学陈遥教师带来的单元说课。

储著霞教师的单元说课在新课标引领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大概念统领单元教学。从空间观念和量感来体现大概念,立足单元。深度阅读教材,在横纵对比中建构联系,整体把握。确定单元大概念,进一步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推动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将单元大概念在课堂中的渗透,引导老师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新模式。

陈遥教师的单元说课明确新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的结构,梳理知识产生的内在逻辑,明晰学生真实的学情。对大单元教学做到了从循因到定向,从整合到拓展。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量感和推理意识的核心素养渗透到单元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聚焦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以核心课为生长点,用它让学生去生发,去迁移学习。让大单元教学真正的落脚生根。

第二环节由屯溪路小学张真和南门小学赵梓微教师带来的核心课例展示。

《周长》这一课由张真教师执教的,是将周长的认识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整合在一起教学。整节课张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突出重难点。教学流程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在“周长是什么”的教学环节,以围绕篮球场的边线跑一周的情景导入,引出课题,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再通过指一指、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为下一环节“周长是多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周长是多少”这一环节,张老师重点强调“多边形各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从而完善和深化学生对周长含义的认识,规则图形的量一量、算一算和比一比之后,对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如何测量进行讨论,让学生体会“化曲为直”的方法。最后张老师让学生观看甲骨文“周”字的如何写,并讨论甲骨文的“周”字收尾,是对数学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渗透,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角的度量》这一课由赵梓微教师执教,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度量角的意识,通过类比长度度量,引发学生选择“小角”度量“大角”的度量过程,体会角的度量的本质,感受1°角产生的必要性。了解1°角有多大渗透度量的本质都是“以度测量”和“由度生量”,学生体会到度量的可累加性。整节课把教师引导者的角色体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的深度学习。

第三环节迎来了线上教师们的热烈讨论与交流。此次活动不仅让参与其中的教师大有收获,也让在新课标执行的第一个学期中迷茫的教师们明确了一点方向。大单元与大概念其目的都是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次活动带动了区域学校的联动。教师们求真务实的教研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小数人。

活动的最后由陈家敏主任和马璇校长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专家点评。

陈家敏主任指出:怎样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第一点是着眼于知识的整体性;第二点是着眼于知识的联系性。第三点是着眼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经历。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还考验着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和教材解读能力,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转型的过程中实现个体专业成长。

马璇校长为大家指明了新课标出台之后的教师需要具备“三高”素养。一是“高起点”,教师要站在标准的角度,打通课程之间的联系,审视单元的结构化;二是“高观点”,教师需从单元课程中提炼出相应的核心知识,让它作为生长的课例,进而生发其他的课例;三是“高视野”,每节课的设计都要与学生的素养进行对应,教师要时刻谨记教学设计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教师真正具备了“三高”的素养,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终将迎来一片更加灿烂的景象。

本次活动,架构起两名师工作室之间继续沟通的桥梁。两位名师将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中强化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打造出一支专业优秀的教师团队,从而提升工作室专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图文:陈遥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