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游戏故事记录,支持儿童经验生长。近期,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红玺台总园教师在教研负责人马伟华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围绕“幼儿游戏记录过程的连贯性”和“幼儿主动运用游戏记录的意识”展开了两期专题教研活动。
游戏记录的主动意识
袁舒月老师以“浅谈在户外游戏中大班幼儿主动运用记录意识的情况分析及支持策略”为主题进行分享。袁老师提出为什么记录游戏故事?游戏故事记录的功能和运用是什么?介绍了中大班幼儿主动运用记录的意识情况及分析、教师的过程性策略。从游戏实例中发现现阶段幼儿运用记录意识的指向性逐渐趋于明显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老师们结合实例集思共享,梳理出以下支持性策略:讨论引发思考,激发主动记录的欲望;提供记录的环境,满足主动记录的需求;分享互动达成经验共享,激发主动运用记录意识;鼓励幼儿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录,丰富记录形式,养成记录的习惯。
游戏记录过程的连贯性
蒋高敏老师结合班级游戏记录情况,针对“游戏记录过程的连贯性”进行分享。蒋老师通过大量的游戏实例,陈列出班级从中班到大班幼儿的游戏记录,每阶段下孩子游戏记录连贯性的程度,以及教师的阶段性支持性策略,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
案例分析与学习中,老师们也看到幼儿在游戏记录中的情节和内容上都在不断地丰富、具体、连贯。有的幼儿侧重游戏顺序的连贯性,有的侧重于问题解决的连贯性、有的侧重于游戏过程的连贯性等,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上都提升了幼儿游戏记录的表征能力。
现场教师也结合本班情况进行了交流探讨,共同梳理出提高幼儿游戏记录连贯性的有效策略,如为幼儿创造表达表征的机会;创设“游戏故事经验墙”,将连续性、关键性强的记录放在一起,榜样学习,正面强化;教师搭建问题支架,帮助幼儿回忆梳理游戏过程,分享游戏经验等等。
游戏故事记录是一个持续性的研究,需要教师们有效整理、高效解读、适度呈现幼儿游戏记录中的发展变化。本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集思广益,在思维碰撞及梳理记录后对“幼儿表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教师通过儿童的表征看见儿童、看懂儿童、发现儿童,从而不断支持与助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收获自己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幸福点滴。
摄影及撰稿:孟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