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踔厉奋发思教研,凝心聚力“新星”程——庐阳新站省级小学语文“教坛新星”第四次集训

一年复始春为首,万象更新勤为先。2023年2月10日,庐阳新站省级小学语文“教坛新星”第四次集训在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特邀庐阳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杨立新主任、新站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李立主任以及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李霞校长莅临指导,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姚明伟校长、淮河路第三小学黄华清副校长、育新小学的邓翠银副校长以及李霞工作室成员,长二小栢景湾校区全体语文老师共同参与此次教研活动。

本次集训由张橼元、徐静雅、慈正英、李小菲四位老师展示有生课,课例内容来自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四篇文章。相较于前三次集训的无生上课,这次集训的重点放在了课堂互动与学生生成上,更加考验参赛老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智慧。

张橼元老师带来《童年的水墨画》,她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品读”和“合作”中“赏析”水墨画,在课堂中创设出富有美感的情境,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审美的愉悦,让学生入情入境“美”和“趣”。同时,针对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巧授——活用——迁移”方法,有效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两排银牙”“水葫芦”等诗意文字中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带领学生走到诗的境界中去,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

徐静雅老师的《剃头大师》一课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教学设计与课后习题兼顾得当。徐老师从这篇长文中拎出三个学习活动:体会“害人精”害人不浅;体会“剃头大师”的高超技艺;理解称号“剃头大师”。这篇课文的语言幽默生动,徐老师的教学语言、体态也随之风趣、可爱,她恰到好处地追问、点拨、总结,给学生理解句子的建议和方向,让学生潜心读书、思考勾画、分享交流、质疑解惑,获得“方法运用”的认识,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

慈正英老师的《肥皂泡》语言优美、声音动听,整堂课如同美丽的肥皂泡一般给予听课者以美的享受。慈老师紧紧抓住文本,品词赏句,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她也非常注意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相联系,充分联系图片、生活加深理解,发挥想象,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深深感受肥皂泡的美丽。

李小菲老师《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她扣住自学提示分解学习任务,在课堂上以古文字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再以“守信不容易”为主线串联文本,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留足时间给孩子们多表达,学生也乐于分享自己的“守信”小故事。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李霞校长首先分享教学的三种境界:走入成人的世界,走入孩子的世界,走入帮助孩子达成他能成长的世界,把握教材解读的“度”,调整比赛的课感。接着针对四位老师的课例从高端前沿到课堂实施给予了具体指导,拒绝铺平式教学、肢解式教学、唠嗑式教学。最后在备课思路上提出三点建议:从结果求证转向意义发现,多从细节、揣摩、朗读等方面探索发现文本的意义;从单线转向双线融合,以学生的学习逻辑为导向,落实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从知识走向转向多维联结,可以发掘插图、想象等理解难理解的句子。

庐阳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杨立新主任首先肯定了上课老师的教学目标十分清晰,教学践行也颇见成效,接着对各个老师从宏观把握到环节打磨进行了一一指正。最后她提出教学设计要“整”、课堂呈现要“精”、学生学习要“活”,勉励各位参赛老师守住初心、扛住打磨、破茧成蝶,最终都有所收获。

新站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李立主任发现了展示课例中出现的问题,语文要素凌驾于语文之上,板块化设计过于孤立,单元主题不够明显。因此在结合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三个切入点:找情感触发器;找表达的关键点;勾连前文,立足文本,超越文本。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四位参赛老师“卯”足干劲,“兔”飞猛进;相信经历一次次“练兵”的她们,笃行不怠提质量,终会摘得“新星”谱新章。

撰稿:郑娟

摄影:谢雨婷、殷卓娜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