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合肥市教育局在2022年8月举办了“非遗”进校园创新课例设计与说课评比活动,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贺弯飞老师参加了此次比赛。从区赛到市赛,校长童乃梅、副校长马璇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近日成绩公布,贺弯飞老师的“非遗”说课《小葫芦大世界——葫芦烙画》喜获合肥市小学组一等奖,并作为合肥市美术学科“非遗”优秀课例进行展示。
回想比赛历程,早在庐阳区“非遗”进校园创新案例与说课评选比赛前,南小恒盛的领导和美术组老师就对贺老师的说课进行了不断的打磨,从课题的选择到说课内容的制定,紧扣国家政策和最新印发的《艺术课程标准》,将已有的葫芦烙画社团资料收集整理,让小学校园里的“非遗”传承浸润孩子们心灵。贺老师最终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代表庐阳区参加合肥市的“非遗”说课比赛。
在准备市赛之际,南小恒盛的童校长和马校长鼓励贺老师将说课内容进一步的完善充实,根据“恒迹”葫芦烙画社团的实际,加强与安徽省葫芦烙画“非遗”传承人郑小良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将此项“非遗”项目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庐阳区美术教研员张勇老师也带领着专家团队,对贺老师的说课进行了打磨指导。从社团单元课程的构思逻辑到语言艺术的展现,从“非遗”特色的呈现形式到葫芦烙画的现场展示,张老师和专家团队都给予了细致的研讨,正是有了庐阳区老师们的凝心聚力,才有了此次的成绩。
而在刚刚落幕的合肥美术学科“非遗”优秀课例展示与推广研讨活动中,南小恒盛的“恒迹”葫芦烙画社团说课作为优秀课例在全市进行展示,教导处主任韩胜飞全程陪同,贺老师的现场说课展示得到了在场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她凭着对“非遗”传承的理解,娓娓道来的讲述着整个社团课程研发和实施的历程。课程的最后贺老师还现场示范葫芦烙画,短短的两分钟,一幅“福兔迎春”的烙画葫芦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非遗”传承是技法和媒介上的传承,而进入小学校园,可以利用葫芦的造型进行设计和加工,选择学生更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我们相信,在贺老师的指导下校园里会出现更多的“小小非遗传承人”。
图:陆文静
文:贺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