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迎松路分园:一雷惊蛰始,微雨众卉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2023年3月6日,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迎松路分园大班年级组根据惊蛰节气的习俗,与幼儿展开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增加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某天的早上,小米小朋友摸摸老师的手说:“老师,我的手好冰啊,可是中午的时候我热出了汗,天气好奇怪啊。”依依说:“我发现幼儿园大门口的花都开了,好漂亮。”墨墨说:“老师你看,小树长出了新芽啦!”察觉到孩子们敏锐的小发现后,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了“惊蛰”节气。听到这个词,孩子们有无数的疑惑,也有自己的理解——

“惊蛰就是很害怕的意思。”

“惊蛰就是春天来了,小花开了。”

“惊蛰是小虫子被吓到了吗?”

于是,一场关于惊蛰节气故事展开了……

识惊蛰,趣味生

带着疑问,教师组织幼儿观看惊蛰节气的图片、视频,利用多媒体多方面诠释“惊蛰”的节气意义,孩子们的眼里闪着好奇的光芒。

原来,惊蛰的“惊”是惊醒的意思,“蛰”是睡觉的意思,春天的雷声把睡觉的小动物和植物都叫醒,这就是惊蛰。这时天气变暖,万物复苏,雨水降临,是春耕的好时节。通过调查,孩子们对惊蛰也有了最初的认识。

那么惊蛰有哪些习俗呢?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决定自己先调查。以小组展开讨论,决定了调查表的内容,老师为孩子们打印下来,带回去求助爸爸妈妈,一起用绘画的形式完成,瞧!孩子们调查的东西还真丰富呢!

寻惊蛰,百虫惊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看重的是儿童在大自然以及社会中的感受和体验,在大自然的书中通过观察获得知识和经验。春风和煦,暖阳初照,孩子们带着好奇心走出了教室,在美丽的园所里,在快乐的公园里,找寻苏醒的小生命,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发现吧!

优优:“有一只小蝴蝶在菜地里跳舞呢!”

迪迪:“我看到好多小飞虫在一起飞。”

洋洋:“我看到西瓜虫从泥土里钻出来了。”

品惊蛰,雪梨甜

最近发现班上的孩子们口舌干燥,老师告诉孩子们惊蛰还有吃梨的习俗,这是因为惊蛰前后天气回暖,人们容易外感咳嗽,梨子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所以,来一杯甜甜的冰糖雪梨汁是很不错的选择哟,孩子们纷纷从家带来汁水丰富的大梨子,撸起袖子,动动小手,师幼合作完成了美味的梨子汁。在一次次续杯中,享受着劳动快乐。

种惊蛰,万物生

孩子们通过了解惊蛰知道了惊蛰是春耕时节的开始,此时农民伯伯也要开始忙碌于田间,小朋友们也想亲手种下一颗种子,静待发芽。经过讨论,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种子,将种子连夜泡发,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感受万物生长。

绘惊蛰,唤春归

春雷唤醒自然,孩子们用画笔唤醒春天。小朋友们画着春日,绘着草长莺飞,画着春雷,描出生命赞歌。画笔下,是孩子们对惊蛰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

课程感悟

通过动手动脑,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呈现了自己对惊蛰的理解。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中,大家对惊蛰的气候特点、风俗习惯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一雷惊蛰始,微雨众卉新,教师的智慧就像春雷乍现,细雨绵绵,唤醒孩子们探索的渴望,浸润着懵懂的心灵。老师们将继续和孩子们探索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生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撰稿:高建瓴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