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杏花绽放,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迎来了第二次数学教研组活动。活动由数学教研组长张园主持,南小恒盛副校长马璇,教导处副主任傅代敏及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活动。
研学新课标
傅主任先给大家介绍了新课程标准的总体方向与原则,明确了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还是“立德树人”,而如何将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值得我们所有老师的思考。傅主任说新课标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而教会学生将数学与世界联系起来,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所追求的。接着,傅主任又具体梳理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变化,利用思维导图与语言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将新课标中的大段文字清晰地展示出来。
解读教学设计
李鹏娜老师对《圆柱的体积》这一节课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在会上做了详细的解读,让在场的老师都了解了本课的设计理念、教学环节。这一课作为立体图形的教学,会存在学生理解困难的情况,她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图形的“切”“拼”的过程,使整个过程更加形象易懂。李老师分享了一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各位老师在分享结束后一起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评析板书板画
接下来蒋雯老师对《圆锥的体积》这节课的板书进行了讲评和分析,板书是对一节课精华内容的浓缩,蒋老师的板书不仅字迹工整,还有图形的辅助,图文并茂,再结合蒋老师生动的语言讲解,让现场的老师们立刻跟着蒋老师的思路抓住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无生上课展示
《圆柱的体积》是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学生们对立体图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无论是让学生们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及公式或是为后续的圆锥体积的学习,这一节课都显得尤为重要。张婷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无生上课,张老师以圆的面积为导入,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圆柱体积的“切”“拼”过程进行理解。张老师循循善诱,语言干练,通过一些启发式的提问以及新颖的表扬性语言,一步步实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一架必要时提供帮助的“梯子”。
最后,马校对六年级数学组的分享做出了评价:“今天的教研组会议每位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都做到了将理论与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与理论知识不太一样的地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做出相应的改变,所以课后的反思就显得尤其重要,反思也是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六年级组优秀的分享也给后面其他年级组一个很好的范例,希望其他年级组的分享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图文: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