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吴澜的亲自带领下,按照师训中心的统一安排,我们一行17人赶赴“英雄城市”——江西南昌参加全国第十二届初中校长高峰论坛,在春雨如丝的赣江之滨,奔赴一场以“走心的教育培训”为要义的“春天的约会”。
理论引航,拨云见日
3月19日上午八点半,能容纳一千人左右的铂瑞国际酒店报告厅已座无虚席,以“价值引领,匠心铸魂”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场讲座是由人民教育副编审刘真福教授带来的《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学和评价的改革》,刘教授从“素养界说”“素养课堂”“素养评价”“大单元教学”四个模块进行了精彩的解说。其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大单元教学”,刘教授结合新课标向我们详细解读了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的价值意义,并以名师大单元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方案,为我们开展主体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是由沈为民老师进行的《“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堂教学的转型》主题讲座,沈老师从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细致讲解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落实“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总体要求。最后就如何聚焦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的高效转型作了精准科学的指导,为我们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路径。下午两点整,第三场论坛如约而至。来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研究室的王月芬博士给我们作了《“双减”背景下素养立意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建议》主题报告。王博士从“作业内涵、本质与作业系统”、“核心素养立意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学校作业管理与改革注意点”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与讲解。王博士在“学校作业管理与改革注意点”的讲解切中肯綮,为学校作业管理与优化改革进一步指点了迷津。三场主题鲜明的报告给我们带来了聚焦当前教育改革的及时雨,为我们教育教学的阔步前行提供了指南针。
名校考察,见微知著
3月20日上午八点半,我们冒着霏霏细雨来到南昌大学附属中学红谷滩分校参观学习。在占地面积仅四十余亩的校园里,我们先后参观了运动场、各功能室、心理辅导中心。整座校园四方回廊设计,玲珑雅致,书香四溢。在听完学校负责人的学校整体情况介绍之后,我们就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该校管理机构精简,责任分工精确,办学方向精准,无论是“标准餐+营养餐+自助餐”的作业分层设计还是“is+教育”的信息化管理,无不折射出学校管理者办学的匠心与慧心。
走心观照,知行合一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观照与反思,任何一种学习培训都毫无意义。在认真聆听讲座和参观名校的过程中,我将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管理实践进行全面的对照思考,有以下感悟与思考:
一、此次培训聚焦“双减”背景下两个最核心的命题——课堂教学改革、作业优化设计,这是“双减”能否真正落地落实的最重要的两个抓手。本次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从方向到措施,针对性、实效性极强,作为集团校校长必须走心也必然走心。
二、集团校校长全面负责集团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减负提质上要切实做到破局立新。要结合集团校自身实际拓宽视野,聚焦重点,科学建模。范岗教育集团校正在准备以两个安庆市级课题研究(范岗初中《“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建模》、范岗中心小学《优化作业设计研究》)为抓手,以点带面,推进集团校各成员校互动共进。
三、打造特色优质学校,要寻求最佳着力点。要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打造好学校”“转变专业成长范式,成就好教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好学生”三个方面发力,切实做到心中有愿景、工作有点子、脚下有行动。
四、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积极探寻集团化办学与现代学校治理新路径。我市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已经两年,办学效益与改革预期还有一定差距。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集团化办学是走在教育公平道路上的一种有益的尝试。结合在红谷滩分校参观学习的体验,我觉得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探索治理中的实效与高效,积极探索和而不同、和衷共济下的垂直管理与平行管理新模式;探索治理中的动态与提质,构建共享共赢、整合优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架构;探索治理中的互动与共享,建立优势互补、互动共享、打破壁垒、资源共享的新格局;探索治理中的“和”与不同,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文化建设实行一体化设计、特色化开展,共筑“集团校基本范式+特色多元”集团化办学新样态。
向春行,花有期。这场“春的约会”带给我们一次春雨般的思想洗礼,更是一次提振精神向春而行的铸魂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知行合一才是教育正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坚信,有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有全市教育人的共同努力,桐城的教育之花必将迎风怒放、灿若烟霞!
(桐城市范岗教育集团校校长 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