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合肥安幼教育集团总园大班年级组开展“我是时间小主人”幼小衔接系列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重视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针对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幼儿而言,不仅需要充分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还需要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意识。为了激发幼儿时间管理的意识,合肥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大班组开展了“我是时间小主人”系列活动。

时间滴滴答

随着幼小衔接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们对小学的生活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也十分关注到园的时间,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教师借此加以引导创设了晨间签到墙、毕业倒计时,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同时进行每日的自主签到,不仅给幼儿入园带来一种仪式感,也能更好地让幼儿养成入园不迟到的好习惯。

时常看到孩子们围着时钟讨论:“现在几点了?我最早到班级,我是几点钟到教室?”针对这一现象,大班组的教师开展了《认识整点和半点》集体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绘本、手工制作、希沃课件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和半点。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以及除了时钟还有电子时钟。帮助幼儿初步建立时间概念,通过观察及拨动指针,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钟面的主要构成,数字和指针,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

教师思考: 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包含不迟到、不早退、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认识时钟不仅能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同时还会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帮助。家长可以利用亲子游戏、绘本故事、作息表的制定和言传身教等策略进行幼儿时间观念的有效培养。

认识日晷

关于时钟,孩子们对时间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小穆说:“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钟表却在滴答滴答地走。”

小寻说:“我觉得时间就是圆圈,就是一个闹钟”

小桐说:“那古代人没有时钟怎么知道时间呢?”

基于孩子对“时间”的浓厚求知欲,一场“时间”之旅拉开了序幕……大一班的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通过调查和实验学习日晷的知识、一起进行猜想,用实验去验证,拓宽幼儿的知识经验。

体验一分钟

时间不断流逝,对于时间的变化孩子们产生了好奇,“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在一分钟之内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大班组的老师们开展了《一分钟是长还是短》辩论赛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谈话活动,孩子对于一分钟各抒己见。

小骏说:“我感觉一分钟时间我可以上个厕所,洗完手。”

小宁说:“一分钟有60秒,我感觉一分钟时间很短,只能刷个牙。”

小花说:“我不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但是我猜一分钟可以穿一件衣服。”

小游说:“一分钟我好像还可以跳100个绳。”

小羿说:“一分钟我可以玩会玩具。”

教师思考: 一分钟这一抽象的概念,孩子们只能与具体的事情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大挑战”活动,尝试在一分钟里完成一件事情。孩子们先做好计划,随后老师计时,孩子们尝试完成挑战。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理解了一分钟的含义,体验了一分钟的长短,能根据秒针数出一分钟有六十秒,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课间十分钟

经过前期对小学的调查,关于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如何计划呢?一起听听看。老师:“小学里有课间十分钟,小朋友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老师开启十分钟倒计时,在讨论中,孩子们发现1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那么在课间十分钟里我们到底都能做些什么事情呢?

经过讨论,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梳理了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以下事情:

生活活动:喝水、如厕、做值日生。

放松活动:和好朋友聊天、户外游戏、课间活动。

准备活动:准备下一节课的书本和学习用品。

一日生活作息计划

在经过一系列时间体验活动后,孩子们更加了解了时间的宝贵。为此,大班组开展语言活动《慌张先生》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为了让幼儿更直观的感受时间的变化,珍惜时间,家园配合共同设计“一日生活作息表”。幼儿和家长一起罗列每天要做的事情,商量每件事情要做多久、如何去分配时间,在计划的过程中真正做了一回时间的小主人。

教师思考:时间概念比较抽象,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在生活实践中、在有趣的游戏中,孩子们主动认识时间、体验时间,感受时间的流逝,懂得时间的珍贵。

孩子们时间观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作为教师和家长,要为孩子们提供体验的机会,给予孩子们有效的支持,尊重孩子们的时间安排。从而帮助孩子们建立时间规划的信心,让孩子们在感知、管理时间的过程中,体会到时间管理的乐趣,逐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这样的时间意识与时间管理习惯定会使孩子们终身受益。大班组幼小衔接活动持续进行中,敬请期待……

(王思雨)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