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真实而自然的学习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的探索、认识周围的环境,建构自己的经验。在角色游戏——永辉超市中,孩子们在上学期经历了超市布局的合理安排、超市人员职责的明晰、共同去解决超市在营业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本学期孩子们对于永辉超市的热情依然不减,买卖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游戏世界,去看一看,在超市里发生的那些趣事吧!
关于商品的分类摆放问题
一天在超市游戏结束的时候,老师提醒道:“孩子们,游戏时间结束啦!请大家将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放回去吧!”顾客们拎着大包小包将在超市里购买的商品悉数放到了货架上。透过孩子的游戏视角,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李庭钰:“我从超市里买了一大堆东西,带到教室,收玩具的时候,我看到大家把东西都放得乱七八糟的。”
于是我们开展了一次讨论,要怎么样去解决商品摆放凌乱的这个问题呢?
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梳理了小超市里一共有哪些商品,需要哪些标记。
孩子们自己动手设计,一个个极具童趣的标志就诞生啦!
自己动手把标志放在相应的位置,通过自己亲手设计的独特标志孩子们学会了更好地去分类整理。瞧,现在我们的商品摆放得多有条理。
调整前
调整后
问题就像一粒会开花的种子,它洒向教育的土壤,在土壤的滋养和雨露的浇灌下开出最出彩的花朵。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以绘画的形式去自主的记录和发现了一些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擅于去抓住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点,引导孩子学会去思考和自主的去解决问题。对于学前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进行有价值的表征,而这个时候,成人的帮助是必要的,帮助孩子们去一起发现问题,梳理经验,用不同的表征形式去将商品进行分类,这对于孩子的前书写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购物清单的诞生
实际上数学性的表征可以用于促进和丰富儿童的游戏。“老师,我买的东西太多了,我都拿不下了。”乐乐手里拿着一堆从超市里买来的商品。航航紧跟其后说:“我也要买很多。”其他顾客在一旁抱怨道:“你们买那么多,其他顾客都没有东西可买了,你就不能少买一点吗?”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急需去解决的问题。
最近来光顾永辉超市的顾客,总是会出现扫货的现象,导致收银员忙不过来,队伍过长,顾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排队结账。怎么样才能更合理地去超市买东西呢?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模仿同伴的行为,在做决定上有比较明显的从众心理,怎么样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做事情更加具有计划性呢?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了购物清单的设计。
第一次设计清单
孩子带给我们的惊喜是无限的,虽然受到生活经验不足的局限,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对于世界的独特认知。
为让孩子们对于购物清单的设计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将这些购物清单进行梳理。
第二次设计购物清单
在进行经验的梳理后,孩子们进行了购物清单的二次设计。第二次清单的设计中,孩子们不再是买多少物品画多少个与之对应的图而是对商品进行细化的分类、运用数物对应将数学核心经验渗透其中不仅推动了游戏的进程,也让孩子们对于相关数学概念有了更加清晰地认知,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游戏中感受数字的趣味。
在一份完整的清单诞生后,孩子们带着自己设计的清单走进班级的永辉超市中进行了采购。
带着清单来永辉超市采购啦!
君君依照购物单上的数量,按照两个两个数的方式,挑选了6个南瓜。
乔雨和雨辰正在一起核对他们有没有按照计划来买,买的正好,不多不少刚刚好。
教师思考:角色游戏活动的发展应当反映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往往表现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和发现的问题,当问题碰到孩子,便是成长的契机,不断去试错,去调整方法,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
带着清单来一场真正的shopping吧!
游戏主题来源于孩子们的真实生活,孩子们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模拟着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们最后也会带着这份认识走进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瞧,孩子们回家后也自己设计了一份新的购物清单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走进了真实的超市环境之中,享受计划购物的快乐。
随着永辉超市游戏的推进,我们也将数学中的分类,数物对应、计数等数学概念渗透到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帮助孩子理解相关数概念,也在不断地推动着孩子们游戏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游戏计划以及清单设计中,理解了数与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拿取商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计数的相关概念,
儿童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课程生发点,基于儿童的游戏,陪伴儿童研究真问题。孩子们通过不断的表征、交流讨论、经验梳理重组,在真正体验超市购物游戏的意义和乐趣的同时,数学逻辑思维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技能和合作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后期,我们将不断关注幼儿的需要,追随幼儿的兴趣,有效支持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孩子们在“永辉超市”里的趣事哦!
高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