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正步稳、手起步落、蓄力出拳……日前,330名学生在安庆师范大学龙山校区南门操场上齐练岳家拳,向全校师生献上一场“岳家军”集体武术表演。此次演练被拍摄制成短视频“亮相”各大社交平台,视频一经发布便获得校内外数百余名观众的点赞、评论与转发。
作为带领人,体育学院教师谢忠赤很早便有了组织所授班级全体学生进行操场练拳的想法。“我想以集体演练的形式进行一次武术公选课的‘期中考试’,去提高大家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使传统武术文化被更好地普及、传承和推广。”
“敬礼!”“起势!”“一、二!”随着谢忠赤的哨声与口号声响起,操场上的330名学生们站成方阵练起岳家拳。抬手提膝、连步上拳、转身擒拿,一招一式整齐划一、默契配合,学生们手脚并用、动作一气呵成,展现出中华武术的劲力与气场。
谢忠赤坦言,因为该项课程是一门体育公选课,学习时间紧促、任务繁重,学生们的武术基础薄弱、武术知识欠缺,在日常教学以及组织演练时难度很大。“为了此次演练,我特意录制练拳视频、分享武术书籍到班级群里以供学生们参照练习,努力营造武术学习的氛围,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武术水平 。”
在谢忠赤带领的班级中学生人数最多可达70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管理班级秩序,他的喉咙时常“用到发干、发痛”,而在演练中要让方阵内的330名学生都能听到口号声,这更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难题。“这种喊口号的方式能让学生们的动作更加连贯、表演更加专注。作为武术人,我们有一种‘行须善始终’的武术精神,在带领演练中对需要用嗓的地方‘绝不含糊’!”
一些学生提前半小时便来到操场适应演练环境并进行预备练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0(3)班的刘冰怡便是其中一员。“我每天都会抽空进行练习,去记住一些关键招式和动作要领。”在刘冰怡看来,这样一次集体练拳也是为所学的课程内容交上一份充满仪式感的“课堂答卷”。
“我的父亲也会练武术,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耳濡目染,了解到武术的一些相关知识。”但在经历繁忙的学习生活后,刘冰怡很少再有接触武术的机会,在这一学期选择武术公选课对她来说既是“尝鲜”也是“复习”。
自学练岳家拳以来,刘冰怡重新感受到了传统武术的魅力。“舞蹈需要根据外界的节拍调整自己的动作,而武术却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调整动作,手眼声法步,处处须规范。”通过对比之前所选的公选课,刘冰怡“悟”出了一些武术的“门道”,她也经常向父亲探讨一些武术知识,“我打开了与父亲的‘新话匣’,连最近的通话时长与次数都增加了不少。”
“这个好这个好!武术强身健体!”“武术学起来!”“这也太酷炫了!”……在视频发布的评论区里,除了有许多本校的师生们“表白”武术课,也有许多来自校外的观众为之点赞。参练学生之一英语师范专业2020(7)班的许佳佳在视频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就与母亲杨孝勤分享。在观看完练拳视频后,杨孝勤感慨:“这才是年轻一代该有的样子!”
尽管这场武术表演没有专门的服饰以及音响,却仍令许佳佳印象深刻,她认为这种“便衣武术”的表演形式更能让她体会到“武术就在身边”。“现在,我经常与同学或者朋友一起练习武术,有时走在路上还会比划起一些武术招式。通过武术课的日常训练以及操场演练,我与武术的距离被拉近了许多。”
拍摄结束后,谢忠赤持续关注视频的筹备制作,从视频剪辑、字幕文案再到封面选图层层“把关”。“视频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料,我希望通过这支短视频能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爱上武术、向身边的亲友传播武术,让武术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受到学生们的青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更广泛地形式存在于校园内外。”
作为一项传统体育,武术公选课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也正不断完善武术练习的基础设施,在未来也让更多传统武术项目作为公选课面向校内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展开教学活动。
(学生记者 权琪 王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