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师 > 正文

阅读代言:钱立青的10个阅读观点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文化强省”建设整体布局,将“书香安徽”列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全民阅读活动正成为江淮大地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与此同时,在“书香安徽阅读季”活动期间,也涌现出一批先进的读书家庭和阅读推广人。

合肥师范学院钱立青老师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组织发起 “安徽省青少年阅读联盟”,牵头成立教师“青轻读书会”和学生“青轻行走”朗诵社,在全市阅读活动启动会上提出倡议发言,引导广大师生开展人文和科技阅读,首倡和践行“阅+历”知行合一的阅读模式,开设各类阅读讲座40余场,在促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早在2014年,钱立青家庭被评为合肥市首届“十大书香家庭”,随后又荣获了安徽省“书香之家”称号。今年,省委宣传部发文公布钱立青入选全省“十佳阅读推广人”。

围绕阅读主题,报刊、电视及新媒体等先后对钱立青老师进行了多次对话与采访,现整理与撷录10个观点如下:

观点1:儿童阅读应当分层次

“目前我国儿童阅读情况令人堪忧,不仅量少,孩子应该读什么书,也没有指导性。”钱立青建议,儿童阅读应当理清层次和知识架构的问题。“我认为,第一步应当引导儿童延伸阅读。”钱立青说,家长和老师可以围绕中小学课本对儿童进行延伸阅读,有利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第二步,“引导孩子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书籍,比如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等等。”钱立青认为,通过阅读,首先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其次是提高个人能力和素养。

观点2: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受用

“数十年的读书生涯中,深深感受到书籍的力量,久而久之,读书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成了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书香家庭”代表钱立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家中有几千册书,一家人一年至少要读40本书。

“在人生无数次的挫折和坎坷面前,书籍就好比一盏永不迷失方向的航灯,给我勇气,给我信心,给我力量。”钱立青说,一个人如果从小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能受用无穷;一座城市如果形成了读书的风尚,这座城市就会充满活力与创造力;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必将引领世界、蒸蒸日上。

观点3:书籍是孩子教育的温床

润物细无声,书籍是孩子教育的温床,许多道理与习惯就会慢慢在孩子的心中生根,聪慧、率真自然伴其成长。孩子进步的同时,坚持与孩子同行,与书为友,家庭中经常开展“翻转悦读”,一家人在读书中互动、共进、分享,在悦读体验中自然收获浓浓的幸福与喜悦,亲情与温馨……

观点4:拉近经典的同时面向未来

“少儿阅读能力的提升,根本是提高少儿的素养。”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钱立青给出专业建议,“我们要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要适合孩子的需要,适合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少儿阅读是阅读的起点,好的习惯的养成,可能他一生在读书的方法上、观念上、意识上都是连贯的。”钱立青表示,这次活动把校园和校外结合起来,搭建一个平台,有利于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声音和故事展现出来,让孩子更加自信豁达。

“现在少儿阅读主要是观念问题,阅读带着一定的功利性,认为课本上需要的、考试要考的就阅读,对于激发孩子兴趣、拓展视野的关注度不够,阅读方法比较枯燥。背诵唐诗等经典,这些很重要,但方式是不是可以更好呢?像今天的《诗韵江南》,和经典的距离拉近了,我们不要觉得那些东西是古人的,古人的东西今天要在我们身上呈现出来”钱立青表示,少儿阅读除了传统文化的方向,还要鼓励孩子读未来、读科技,读人生发展方向,“浩淼星空,不仅和古人对话,也和未来对话,孩子的思维是开阔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我们成人阅读可能受到思维和各种因素的限制,孩子的阅读是可以天马行空的。”

观点5:书读氛围最重要

在“书香安徽阅读季”全民阅读活动落幕之际,安徽省“书香之家”获得者钱立青: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让我们读书的时候感觉到,不仅是自己在读书,整个社会都在重视了读书这项活动。

观点6:翻一翻也能有所收获

跟一般大学老师不同,来自合肥师范学院的钱立青除了给大学生上课,还要给教师和校长进行培训。工作中的他一丝不苟,生活中的他有太多时间是在和文字打交道。要么看书,要么写作。办公室和家的书柜里堆满了很多专业的书籍,在他看来,有书看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的家里藏书更是多达万册。对于怎么看书,钱立青有自己的想法。“一本书不一定要每一页的仔细看完,翻一翻也能有所收获。”钱立青还爱好写作,不论是专业类的还是文学类的作品都多次发表。

观点7:阅读让生活更加幸福

对此次的一些获奖者来说,读书不仅是他们的爱好,还是他们的工作和专业。阅读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书香家庭”的授予者钱立青,是合肥师范学院的一名老师。工作性质要求他必需博览群书。他并不以此为苦,反而觉得有书看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家里经常发动了“翻转悦读”,带动家人一同爱上阅读。每天晚上闲暇时光,家人们都会聚在灯光下,一人捧一本好书,既安逸,又温馨。

观点8:读书可以传递正能量

勤俭持家久,诗书继世长。钱立青,一位普通市民,家中竟藏有近万册书籍。走进他的家,整整三面墙的巨大书柜让人印象深刻。“这其中有近2000册是父亲传给我的,其余都是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以后还会将这些书传给我的孩子。”

昨天,钱立青代表2014年度市“十大书香家庭”在启动仪式上发言。他说:“读书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我面临人生诸多挫折和坎坷时,书籍就像指引方向的航灯,给我勇气,给我信心,也给我力量。”一席肺腑之言让台下许多市民产生共鸣。

观点9:书本的阅读更具系统性和温度感

“在如今信息化时代,很多人喜欢上网浏览知识,而我则更倾向于书本的阅读,它更有一种系统性和温度感。”获评此次“书香之家”荣誉称号的合肥师范学院教师钱立青告诉记者,他不仅自己读,还要传播、影响他人,“比如我就要求我的学生大学四年至少要精读10本书。”

观点10:阅读是一个“经历行走”的过程

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合肥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钱立青以“青轻行走,知行合一”为主题的讲座,他认为阅读是一个“经历行走”过程。面对众多读者,钱立青从自己创作的书籍《青轻行走》说起,结合走过的桂林、白帝城、天一阁等地思索,将其对生活的感悟娓娓道来:“关于景点的文字看似在写景,其实又不是简单地写景,而是处处皆巧妙,恰到好处地在说事,自然地将单纯的景致立体化,让其丰满、厚重起来。而这一切自然与常年坚持阅读分不开,正是由于这种持久不倦的阅读,才使得作者眼界开阔,知多识广。”他表示,领悟幸福的方式是阅读与行走相伴,既要有“阅”,也不能缺少“历”。



责任编辑:李奇志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