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有关爱,心中有梦想;育人路漫漫,行必达远方”。这是怀宁中学高中语文教师金盛林的座右铭。从教26年,他始终坚守三尺讲台,用一颗赤诚之心浇灌祖国的花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职业的价值。
“怀宁县教学能手”“怀宁县学科带头人”“怀宁县模范教师”“安庆市骨干教师”“安庆市教研先进个人”“安庆市学科带头人”“安庆市优秀教师”“安庆市优秀班主任”“安庆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已成过去,今年又被安庆市推荐参加“安徽省优秀班主任”评选,得到学生和家长点赞支持,提起金盛林,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都为能受到金盛林的教诲而备感荣幸。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成为一位教师是金盛林从小的梦想,填报高考志愿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院校;毕业后他又放弃经济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学校的邀请,选择了回到家乡任教。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更好地与学生们沟通,他购置各种研究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自学心理咨询辅导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能够走进学生心里、深受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2009年,怀宁县高河中学急缺教师,金盛林积极申请前往支教,每天往返十多千米,寒来暑往、无怨无悔。有一次骑车上班,突然下起暴雨,他冒雨赶到支教学校,尽管浑身湿透、鞋子里灌满了水,他擦干身上的水后用塑料袋包裹两只脚坚持上完两节课。
用爱感化学生
“全身心地热爱学生,即是师德”。作为一名班主任,金盛林始终恪守“教书育人、爱生如子”的信条,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为学生撑起一片爱的绿荫。
他以信任为钥匙,相信每名学生都有一颗向上的心,相信每名学生的潜能,总是用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会倾注更多的关爱,耐心沟通,给予鼓励和帮助,每学期进行一次家访,解决实际困难,用爱感化。
细心观察,留意每一个细节,及时疏导、排忧解难,是金老师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宝贵经验。每天早晨,他会第一个出现在教室门口,用微笑迎接每一名学生;每天晚上,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检查学生是否离开,重要物品是否忘带,教室门窗是否关好,然后再去学生宿舍查寝,直至他们入睡。学生送给他一个绰号“大宝”,对他说:“大宝挺好的,大宝天天见。”
他还被学生称为“班级气象站”,因为每一次天气变化他都会第一时间提醒学生注意阴晴冷暖、加减衣服。学生过生日,他都会在班上送上祝福和鼓励的话语以及全班的掌声。学生生病住院,他会同班干一起去医院看望,带去温暖。暑假期间,他经常把因路途遥远不能回到父母身边的“留守学生”带到自己家里,无偿开办“留守学生自习室”。2020年疫情防控“居家线上学习”期间,他将学生放在教室里的书籍资料打包送到邮局,及时寄给每一名学生。
加强家校合作
金盛林深入学习探究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合作的方式,努力搭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平台,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通过微信、钉钉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和学生指导活动,加强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您教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与学问,更有快乐与成长;感谢上苍赐予我们这样美好的遇见,感谢您的倾情付出;您将是永远矗立于我们心中的一座巍巍丰碑,指引我们追求美好、不懈前行。”
青蓝互助促青年教师成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金盛林积极参与“青蓝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先后与十几位青年教师“师徒结对”,从理论基础到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对青年教师进行耐心指导。利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班主任论坛”“班主任成长沙龙”等平台先后为全校乃至市县青年班主任做了二十多次工作交流或经验分享报告会,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他指导项珏获得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指导卢春丽参加“班主任经验大赛”获得市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指导刘院生、丁满华、程周红、王永安等多位教师参加“安庆市班主任优质课大赛”获得市级一等奖,更多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星光不负赶路人”。金盛林的辛勤付出终于取得丰硕成果,他所带的每一届班级高考成绩屡创辉煌,先后有一百多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已经成长为各条战线上的行业精英。
教育在于启迪和点燃,在于心与心的碰撞;教师不只是管理班级和教育教学,更要育人育才。金盛林就是这样一位好学善思、尽心尽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无愧于时代的好教师、好班主任。(傅军)
金盛林(左一)与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