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合肥莲花社区红莲园居委会的小杨家(化名)家还是很冷清。“妈妈行动不便,打扫卫生这些只能我周末放假的时候做。”小杨说道。
近日,莲花社区“心莲心”社会救助项目的专职社工特地前来看望小杨和他妈妈。小杨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重残,如今,正在读初二的小杨和妈妈相依为命,是辖区内政策救助的对象。
发现需求,评估需求
在前期的走访中,性格沉默内向的小杨对陌生人有较强的警惕心理。说话的声音很小,常常需要确认几次才听得清楚。社工发现,在小杨的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些舞蹈比赛的奖杯。基于他的爱好,打开了话匣子,与社工也渐渐熟络起来。过程中,社工记录了小杨的基本信息情况和需求,随即将这些信息记录成“关爱档案”,以便后续服务。
在持续的走访中,社工了解到小杨共有三个方面的需求。学习需求:在沟通中,得知小杨成绩一向优秀,在英语学习方面答题技巧欠缺,数学和物理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物质需求:社工看到小杨书包破旧,炸开了线还在继续使用,换一个新书包,吃一顿披萨是小杨新学期的两个小心愿;心理咨询支持需求:社工通过和小杨妈妈沟通中了解到,小杨正值青春期,情绪极易不稳定,易伤感。
政策支持 保障生活
在社会救助项目的日常走访中,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工通过与小杨母亲深入沟通,了解到小杨母亲和小杨两人一起生活,母亲无收入来源,还要每天吃药,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申请政策,让小杨享受到应有的儿童福利,帮助小杨申请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对他进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政策补助兜底保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满足他的基本物质需求。
多方支持 助力成长
为了帮助小杨解决学习上的难题,社工机构链接辖区内大学生志愿者,对他进行每周一次的课业辅导,增强英语薄弱知识点学习,帮助他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本月的月考中,小杨的英语和语文都有一定的进步,数学考出了145分的好成绩,各科总分名列全年级第18名。
根据小杨的微心愿,社工机构积极链接爱心人士,为他送上了新书包和披萨套餐,让这个只有母子二人的家庭,变得“人来人往”了。
近日,家长在申请《安徽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遇到了困难,学校老师无法确定小杨是否属于家庭困难学生类别,家长主动找到社工寻求帮助。社工在了解情况后,积极向社区反馈问题,在社区的指导下,社工前往经开区社管局和莲花社区社会事务部开具证明,并在家长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帮助家长将申请材料送到学校老师手中,也得到了老师的支持。
精准帮扶 注入爱心
13岁的小杨正值青春期,心理敏感,学习压力较大。了解到该情况后,社工联系学校老师,安排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老师,和小杨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通过一些解压小游戏,来缓解小杨近期的学习压力。
接下来,社工还会根据小杨及小杨母亲的心理情况,链接资源,安排心理咨询师上门进行心理辅导;链接爱心人士进行结对帮扶。通过“政策救助+生活救助+心理支持”的救助方式,推动建立莲花社区社会救助服务多元供给格局。
(刘本英 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