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合肥市芙蓉小学:柿子红了,当“采摘节”遇上科学课

9月底,合肥时芙蓉小学的柿子熟了。阳光洒在果园里流光溢彩,一只只柿子胖鼓鼓地挂在“班级树”上,向同学们传递着收获的讯息。

“什么时候能到采摘节啊!”同学们都这样期盼着。9月23日一早,科学教师张颖就宣布:“今天的科学课,我们过采摘节!”同学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阵欢呼后,他们兴高采烈的抱着盆儿,争相把那沉甸甸的“小灯笼”从树梢摘下,随着果实剥离树干的清脆“啪”一声,同学们的口水就不争气地流下来了。

一回到班里,有同学就迫不及待上嘴啃了,“啊——呸!好涩嘴啊!”他的眉头痛苦地揪了起来。眼看“第一位尝螃蟹”的人失败告终,其他人只好失望地收起柿子,吞咽下“不甘”的口水。

“同学们,别失望,老师有办法让柿子成熟!”张老师趁机展开授课。她先引导同学们观察、手绘柿子,再向同学们讲授并演示催熟柿子的三大“法宝”:温水、酒精和苹果。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因为“他们真的想吃呀!”张老师笑道。

三天后,张老师就陆续收到了同学们的“成功”信息:“柿子变红了!捏着软乎乎的,轻轻一揭,皮就撕下来了,吃上去像蜜一样甜!”张老师请同学们在班里讲述美味“大餐”,在其他人的口水中相继讲解柿子成功催熟的科学原理。听着看着,同学们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三4班刘锐杰感叹道:“太神奇了,原来是科学让柿子变红了!”

“科学一直都在我们身边”,科学教研组长解正坤表示,老师们使用的教材是前人经验和理念的精华,但如果总是“照本宣科”,就不能体现科学的“生活属性”,所以他们尝试将课堂搬到户外,让学生们亲身实践,感受科学。

据大队辅导员董晨晨介绍,学校将果园里的每棵果树都交于班级认领、养护,每年果实成熟时就是学校的特色节日——“采摘节”。近来,学校探索将学科与节日活动相融合,以期打造“流动”的、“鲜活”的课堂,这次“催熟柿子”科学课深受孩子喜爱,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胡萍萍)

责任编辑:李德成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