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合肥市双岗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让地域文化走进班本课程——中一班课程故事《大象滑滑梯的故事》

逍遥津发展历史

逍遥津是三国时期古战场,在1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明代官僚窦子偁将逍遥津占为私有,改名 “窦家池”。清代康熙年间,逍遥津被王姓翰林所据,易名“斗鸭池”。光绪年间,易主为龚照瑗、龚心钊私家花园。龚心钊,号豆隐,逍遥津改名 “豆叶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逐步将逍遥津辟建为公园,将逍遥津以西的季家花园也延揽园中,1953年正式以“逍遥津公园”命名。

课程缘起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大自然和周围环境中有着无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合肥逍遥津公园经过全面提升改造,别具文化韵味的“逍遥八景” 正式出炉,景点大象希声——大象滑滑梯是一代又一代合肥人童年的记忆,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景点之一,体现文化传承,有着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孩子们和大象滑滑梯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下面一起走进关于逍遥津大象滑滑梯的故事吧!

启 —— 捕捉价值点,生发课程

追随兴趣,大象滑滑梯之谈

班本课程的探究点来源于幼儿兴趣,教师在寻找班本课程生发点过程中,依靠统计、调查两种方式,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客观的数据,从而精准把握幼儿的真需求、真兴趣,避免盲目冲动的挑选。为了了解孩子们关于“大象滑滑梯”的已有经验,我们与孩子们进行了集体讨论,孩子们畅所欲言,大胆表达。

诗诗:星期六爸爸带我去逍遥津玩了,我玩大象滑滑梯。   

轩轩:我也玩过滑滑梯,大象是白色的,很高很高,鼻子很长。

文文:滑滑梯现在变漂亮了,妈妈说以前要旧一点。 

乐乐:大象滑滑梯玩的时候不能挤,要排队,不然很危险。

涵涵:我也想在幼儿园里搭建一个大象滑滑梯。

推 —— 挖掘探究点,生发课程

实地打卡—大象滑滑梯之见

孩子们你一言他一语,孩子们的问题千奇百怪,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那么容易解决,很多专业性的问题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查一查、问一问才能寻找到答案。孩子们带着对大象滑滑梯的好奇,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逍遥津,探秘大象滑滑梯,看孩子们都发现关于滑滑梯的哪些秘密,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实地打卡: 大象希声

问题1:大象的鼻子有多长,腿有多粗呢?

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吧!看我把手张开来还没有大象的鼻子长。

我来抱一抱大象的腿。

问题2:大象滑梯阶梯有多少层呢?

我来数一数。

问题3:大象滑滑梯景点为什么叫做大象希声呢?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原来“大象希声”:取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语意,体现崇尚自然,物景合一意境。

问题4:大象滑滑梯以前和现在是一样的吗?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就玩过,那它年纪应该很大了。

原来大象滑滑梯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建造了,那时候是用水磨石材质建造的,是上个世纪老合肥的标志。经过岁月的洗涤,褪去了原本的光泽,早已显得斑驳。

如今的大象滑滑梯经过全面升级改造,重新焕发生机,但依旧保留大象滑滑梯原貌。

探——关注细微点,深挖课程

探究发现—大象滑滑梯之解

深度学习理论强调多学科之间形成有机融合,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及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统一目标,这就指引了幼儿园课程需要全面融合,而不是机械地划分领域进行教学。基于儿童兴趣与需要,多领域融合式的班本课程更能推动幼儿全面发展。孩子们对滑滑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提出了把大象滑滑梯搬进幼儿园的想法,于是围着这个话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小小建构师

在晨间活动中,孩子们利用各种各样的积木自由搭建滑滑梯,有的在合作运送积木,还有的在认真搭建,有分工有合作真是太棒啦!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认识滑滑梯的基本构造,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讨论玩滑梯注意的事项,如:滑滑梯要排队,不拥挤,不在滑梯上打闹;上下滑梯时要保持适当距离,不能背后推人;手里或口袋不可有坚硬的东西。

科学探索馆活动中开展科学活动《滑梯的秘密》,重点探究滑滑梯中的滑梯部分,预设:为什么玩滑滑梯时,有人滑得快,有人滑的慢?怎么滑会更快呢?孩子们合作进行小车在不同坡度滑梯上滑行的实验,探索滑梯的秘密。发现:在斜坡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小车在光滑的坡度上比表面粗糙的坡度滑行的快,那如果滑梯表面光滑程度相同,斜坡高度不同,请你们猜一猜:是斜坡较陡还是斜坡平缓点的小车跑的更快呢?滑滑梯还藏着很多的秘密呢,等待着我们不断的探索。

小小设计师

美工区里也挺热闹呀,一个个都当起了小小设计师,设计《我心中的滑滑梯》,快来看看小设计师的作品吧!

我喜欢粉色的大象滑滑梯。

我的大象是彩色的。

我要把大象的鼻子变的更加的漂亮。

如果滑滑梯上有雨伞的话,这样下雨天也可以继续游戏了。

我和我的好朋友们在一起快乐的玩大象滑滑梯。

户外搭建—大象滑滑梯之乐

户外游戏时,孩子们邀请了大班的哥哥姐姐来帮忙,合作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大象滑滑梯,并开始积极讨论起来....首先是场地与材料的选择,大家决定可以利用幼儿园已有的材料有攀爬架、木板、梯子、轮胎......说干就干,孩子们分工合作,开始了搭建。

初次尝试:

用梯子作为大象滑滑梯的上去的台阶,用攀爬架当大象的身体,长长的鼻子就用木板代替,这样还可以滑下来呢!小朋友们合作搬来了梯子,有的抬来了木板;有的在攀爬区寻找轮胎。

发现问题:当滑滑梯初见模型时,有小朋友发现了大象的身体太长了?根本不像大象。

第一次调整:于是大家决定将大象的身体重新进行搭建,将原来的长长的木板更换成了多个高低不同的攀爬架,还增加了大象的脑袋和长长的鼻子,加上了垫子,这样就更安全了!

发现不足,再次调整:

孩子们迫不及待进行尝试,发现了搭建的大象的身体和脑袋太瘦了,大象鼻子滑行的速度太慢了。于是大家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和第三次的调整。轮胎和攀爬架的组合,让大象脑袋和身体更加的饱满,同时调整大象鼻子下滑段木板的倾斜度,鼻子变短,斜坡陡了,滑行的更快了。

竣工:终于在孩子们的不断的调整下,大象滑滑梯终于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快乐的游戏的时间了,下面就来欣赏下孩子们从搭建的精彩瞬间吧!

游戏感悟:

低结构材料,玩出“真游戏”

综合建构在孩子们的手里是具有生命力的。木板可以变成滑滑梯。同时,梯子和木板的组合搭建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梯子如何搭建会更加稳固,木板怎样搁置才合适。这样的低结构材料能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探究、创造的空间,引发深度的思考。

儿童的自我探索,体现游戏精神

整个搭建游戏是混龄式合作,促进了孩子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认知范围不断扩展、计划性和目的不断加强、搭建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每次的回想交流中,同伴们分享的每一件趣事儿、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孩子们最终呈现的滑滑梯在每个孩子心中无疑都是最珍贵的!

得——反思价值点 延展课程

课程所悟—大象滑滑梯之续

精彩的主题探究和分享活动暂且告一以段落,可对于我们生活的城市“合肥”,在孩子们心中已经成为最温暖的所在……回望整个过程,我们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兴趣,尊重他们各自独特的视角,支持他们自主地参与活动。

作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依据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开展课程活动。同时,发掘和利用本土资源,通过家园合作、实地调查、自主合作学习等多种途径,将资源变成幼儿可以互动的课程,以问题不断推动幼儿发展的活动,引发新的探索和持续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收获了更多不一样的成长!这段历程,是美的结束,更是新的开始……

文字:胡瑞妍

照片:胡瑞妍 李子璇 中一班家长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