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安徽省教育科研项目《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和省电化教育馆立项的省级教育信息技术课题《智慧校园环境下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市级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中高学段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推广,2021年12月17日,宿松县实验小学省级课题主持人黄金舟老师,在县教研室朱才德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许岭镇中心小学进行课题成果观摩研讨活动。
张小平老师执教的《希腊神话故事》一课,通过观察书的封面与目录、诵读序言,认识主要人物、分享精彩片段、制定阅读计划等环节,激发其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差异。系统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用思维导图法循序渐进,贯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构建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在具体实施中,结合文本特征和师生阅读教学实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让整本书阅读真正成为点燃语文教育、照亮师生心灵的一道光。刘能华老师的科学课《我们吃什么》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和动脑"做"科学,在教学中通过孩子身边熟悉的食物,自己动手给自己熟悉的食物分一分,分一分的同时再动脑想一想,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的活动。教学方法富有儿童情趣,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中语言形象、直观、有趣,引导孩子自己得出学习结论。注意通过每个孩子的发言,把讨论引向深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的假设和预测。
在评课环节,许岭中心小学的教师代表说,张老师深入研究教材,将神话的特质和神话产生的原因融入到对神话的讲述和理解中,讨论神话人物身体的神奇、器物的神奇、本领的神奇……学生兴趣盎然,感受种种神奇,被神话的魅力所吸引,是一堂很好的文学启蒙课。有的老师对刘老师课堂上的学生操作环节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只有在真实有效的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课堂进行思考,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层层递进的引导,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县教研室朱主任指出,两堂课教师注重捕捉学生的思维动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优化策略、总结方法、进行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朱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优秀的课例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探索经验,希望大家遵循“教研出课题,科研育成果,成果进课堂”的思路,以课堂为主阵地,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推广运用中深化研究,追求成果最大化。此次课题成果的推广与分享,进一步激发了两校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促使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教师们的教研教学水平。
(石紫阳 孙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