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以赛促研 为成长赋能 ——合肥市育新小学召开参加庐阳区第十届课堂教学评比总结分享会

一次参赛,总能引发一种感想;一份收获,总能带来一些成长。为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让“双减”落地,让课堂提质,2021年12月29日下午,合肥市育新小学召开“以赛促研,为成长赋能”为主题的参加庐阳区第十届课堂教学评比总结分享会。育新小学党支部书记郑圣柱、校长姚庆、副校长何晓东、副校长邓翠银以及育新小学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育新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李尔敏主持。            

会议伊始,李尔敏老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本次参加庐阳区课堂教学评比的总体情况。本次比赛共有7个学科8位教师通过校级、片级的角逐进入区赛,过程中老师们以全力以赴的状态去投入备赛,以团队共研共磨的协作精神去“作战”;同时,学校也是首次承办庐阳区语文课堂教学评比分赛场,学校高度重视,后勤充分保障,老师们积极配合,得到了参赛选手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比赛虽已全部结束,但希望教师们继续寻找差距,加强研究和学习,推进学科团队研究水平 、教师素养能力,以及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接着参加区赛的8位老师交流参赛体会、分享参赛收获。数学学科卫倩玮老师以前总觉得教学是任务,没有以高标准去要求自己,通过这次教学比赛,让她有了沉甸甸的成就感;参加过三次区级赛课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李微巍老师觉得每次参赛都是质的飞跃,认为要多听多看多收集,积累、学习和探索大于个人成绩;语文学科黄玮老师为了能展示较完美的一节课,经常修改教案、制作课件到凌晨三四点钟,她在一次次磨课和试教中成长着;科学组李亭亭老师感谢学校给予很多比赛学习的机会,每一次比赛,组内老师总能给她提出一些有创意的好点子,让她在不断优化调整的过程中摸索到科学课堂的真谛。            

心理学科高玲老师觉得在这次比赛中看到了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差距,未来会不断努力,不断求知、实践,并积极反思;音乐学科樊雨童老师深知一场比赛、一节课的背后,绝不是一个人的努力,是一个团队的协助。这次的经历,让她感受现场的发挥除了赛前准备,还要有良好的心态、灵活的应变能力、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强烈的表现欲;语文学科吕慧老师认为课堂越研究越有内涵,越磨越有味道,越磨越有新的火花,越讲越有讲不完的内容与价值,正是在“磨课”的困惑和痛苦、顿悟和快乐中,她感受着成长。体育学科戴娟娟老师分享了赛前体育组团队的分工协作,感谢学校的帮助,并表示赛课后也会和外校上课班级的学生建立联系,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最后,姚庆校长发表总结讲话。她说到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反思—成长,教师成长研究是首位,研究孩子、研究课堂、研究教学。没有研究的教学,必定陷入原地转圈低效,反复钻研的课堂,必定螺旋式质量提升;她认为不要小看一次区级比赛的参赛历程,对个人无异于一次成长的磨砺、进步的阶梯。也不要小看一次区级比赛的团队备课过程,对团队这是一个从个人优秀到带动团队一起更优秀的转变,在团队研究氛围中浸润的老师才会真正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反思,才能够拥有不怕失败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外界所有声音——质疑的、批评的、鼓励的,才有勇气一次次否定自己或坚持自己;她勉励新手教师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过程中,要持续努力、坚持反思、刻意练习、把握机会,让育新的孩子一天更比一天好,老师一天更比一天努力,学校一天更比一天有生机活力;她希望老师们对自己的高要求不要再局限于此时此刻的当下,而是要不断去看向每一天前方的前方,看向每节课背后的背后,要付出和惯性、惰性、随性搏斗的代价,要常常地深深地去思考并在反复实践历练中成长成熟。

“双减”之于育新小学,有政策落地的“使命自觉”,更有基于对教育内在规律认识的自我超越。未来,相信育新小学的老师们将带着执着的目标、美好的期待,不断深化思考和研究,努力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优秀教师感召力,扩大名师骨干的影响力,继续把教科研当作学校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让学生更自信阳光地站立学校的正中央。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