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落实“五项管理”,推进国家政策落地,合肥经开实验学校一直在“双减”政策下,积极探索如何把“无纸笔”期末考试变成一次有效的复习、巩固、提升过程,更好地落实“双减”目标。1月11日,合肥经开实验学校一、二年级开展了“期末趣味闯关集赞”活动。
本次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五门学科,旨在通过趣味十足的闯关游戏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共设五个闯关项,分别是“巧听会说”、“‘数’我争锋”、“开心词场”、“‘绳’彩飞扬”、“高歌猛进”,每个闯关项分设不同学科小任务,孩子们需要掰动小手指,勤动小脑筋,亮出好声音,秀出好体格就能集得三个“赞”。老师们精心布置好闯关场地,孩子们拿着集赞卡,兴高采烈地去闯关。
“巧听会说”、“‘数’我争锋”旨在考察学生对语文学科拼音认读、字词积累、诗文诵读,以及数学学科计算、空间观念、图形与几何、测量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动脑动嘴、勤学乐思。
来到“开心词场”环节,评委老师随机抽取英语词语卡片、英语句子卡片和英语儿歌卡片对学生进行测评,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和句子,英语儿歌能流利的歌唱即闯关成功,获得评委老师的集“赞”印章。
在“高歌猛进”环节,评委老师准备了日常所学歌曲,让学生自选一首歌,能大声歌唱且不怯场,咬字清楚即算闯关成功,可获得相应的“赞”。“‘绳’彩飞扬”则是采取1分钟跳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在此环节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动作标准且失误次数少即可通关成功,可以得到对应的“赞”。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与其说是闯关,更像是游戏。
“闯关集赞”的评价方式是根据学生每一关的表现,可分别获得一到三个“赞”,采用集“赞”印章的评价方式,用趣味欢乐的游园闯关替代冰冷沉寂的学科试卷,用多元科学的活动评价替代共性单一的分数测试,这一场寓学于乐的闯关活动,不仅是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和评测,也是合肥经开实验学校教师在“双减”之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对于多元评价体制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李静 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