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拥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幼儿在进入小学后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的重点主要有: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这四个方面。
时间匆匆,转眼四个月过去了,小朋友们的进步可不小,从“哭哭啼啼”不肯上幼儿园到“爱上幼儿园”,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自己动手”,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孩子们的表现啦!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吧!
社会交往:大家都是好朋友
小班孩子刚入园,大多在家里都是一个人玩耍,缺少与同伴的交流,如何与他人交流,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是亲社会行为,这便是他们的第一课,也是以后乃至将来重要的一课。
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小朋友之间有了浓厚的情谊,你们瞧!
“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搭积木。”
“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讲故事。”
“我们排队玩滑滑梯,不争不挤。”
“喜欢你就抱抱你。”
自理能力:我会做
俗话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生活中,让孩子从小学会自我服务,有利于培养孩子责任感与自理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走!一起去感叹下孩子们的进步吧!
一日活动之进餐
“我会自己吃饭。”
“我不需要喂。”
“我会排队取餐。”
一日活动之盥洗
“我能自己接水。”
“吃完饭要把餐具送回去。”
“饭后要擦嘴、漱口。”
一日活动之午睡
“我梦到甜甜的蛋糕啦!”
“我睡的可真香。”
自理能力:我能行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穿鞋、穿衣这些事,孩子们通过反复的练习,从难分左右到轻松穿脱,还真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倒他们呢!
穿鞋(儿歌)
两个好朋友,从来不分手,
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
要是穿反了,它们把头扭,
要是穿对了,它们头碰头。
“老师,自己穿上了衣服。”
“老师,我厉不厉害?”
“拉拉链我也可以哦!”
“我还会叠衣服呢!”
穿衣(儿歌)
抓领子,盖房子。
小老鼠,钻洞子。
左钻钻,右钻钻。
吱吱吱吱上房子。
“老师,我的鞋子穿对啦!。”
“我的鞋子真好看,真舒服。”
伴着朗朗上口的儿歌,孩子们将一件件的外套、一双双的鞋子穿在了脚上。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往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相关活动,为以后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将幼小衔接工作渗透到保教工作的方方面面。
文字:黄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