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呼唤让我们激情满怀,总有一种力量让大家正气蓬勃,总有一种奉献让大家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让大家不断前行。最美的四月,当人们正徜徉着美好春光,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再次肆虐皖西小城。全城静态管理,小区封闭管控,防控人员紧缺。在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坚定勇敢、坚韧不拔、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他们义无反顾、奉献担当、大爱践行,始终在居民群众被隔离的楼宇间“逆行”,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支队伍就是六安九中党员团干抗疫志愿服务队。
志愿担当 战“疫”有我
自疫情拉响警报以来,六安九中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志愿招募令,迅速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是党员,我报名!”“我是团干,我也要去!”“抗疫有我,算我一个!”学校征集志愿者的通知一下达,教师们争着抢着报名。目前,在校党支部的组织安排下,一支由20位党员、团干组成的“九中抗疫志愿服务队”,已赶赴城南镇创业小区这一此轮疫情的中心区,服务群众,助力抗疫。
全力以赴 勇闯“疫”线
这一群最可爱的教师志愿者们,本是擅长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的教育家,但当他们穿上密不透风的白色防护服,化身一群抗疫“战士”进入危险的疫区中心时,老师们迅速接受了身份的转变,以积极昂扬的心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学校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每人负责一栋封控楼,主要任务是督促居民们有序地进行每日的核酸检测,帮助楼栋居民购买运送生活用品和协助社区落实“足不出户”管理。
这几天,气温持续升高。白天,老师们顶着30多度的高温,穿着完全密封的防护服,八个多小时不能脱下。一个班次值守结束,老师们脱下防护服,衣服基本湿透了,双手也被汗水泡肿了,身上也发出一阵阵难闻的馊味。队员每天早出晚归,一进社区就要连续工作几个小时。虽然很多老师体力不支,但是他们依然咬牙坚持。
只要进入疫区工作,值守期间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好不容易等到班次结束,端上了一份香喷喷的盒饭。可是听说楼栋里还有几户孤寡残疾老人做饭困难,大家丝毫没有犹豫,把自己的饭菜送给老人们。老师们饥肠辘辘,肚子咕咕直叫,可看到老人们吃上了热菜热饭,老师们的脸上依然洋溢着微笑。
晚上,志愿者们整夜坚守岗位,抵御着饥渴难耐的煎熬,对抗着孤单寂寥的凄冷,守护着一栋栋楼的安全。当初在分配班次时,不少教师害怕夜班。学校领导、党员教师主动请缨,值守夜班。因为他们深知,最困难的地方和时刻,人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那片红,心中就会点燃起希望,多一份安全感。党员教师们从晚上11点到凌晨7点,面对缺乏生活用品和热水也难以供应的境地,不纠结,不抱怨,累了就蹲一会,饿了就揉揉肚皮,困了就靠着墙保持警惕地闭目一会。一夜下来,值守教师们的腿软了、肚子空了、眼圈也黑了,但当看到又一个夜晚因为自己的守护而变得平安宁静时,他们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值得。
温暖相伴 “疫”路同行
前线老师的安危也时时刻刻牵动着学校所有人的心。六安九中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艳再三叮嘱老师们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安全。当了解到教师志愿者们物资匮乏和生活条件艰苦之后,学校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尽最大努力安排好教师们的食宿,并采购生活用品,第一时间送到教师手中。学校的同事们通过网络,向前方队员们送去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和鼓励。后方的牵挂温暖了每一位队员的心,让前线老师们深受感动,倍感鼓舞。老师们能量满格,越发坚定积极抗疫、服务社区的信念。温暖相伴,“疫”路同行。志愿服务队的教师们都说:“能为抗疫尽微薄之力是我们的荣幸,之所以能自信满满的每天穿梭在封控区,一刻不离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是因为我们有学校这么坚强的后盾。”
最美九中“志愿红”,“疫”不容辞显担当。六安九中党员团干抗疫志愿服务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冲锋在前,无畏艰难,用实际行动和责任担当,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抗疫青春之歌。相信只要我们心手相牵、团结一心,必定迎来“疫”散花开!(查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