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中国的筷子文化渊源流长,看似平淡的筷子有着丰富的内涵,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能够熟练的使用筷子,不仅仅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更事关其身体和智力发育,同时,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前书写能力,对幼儿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4月14日,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筷乐时光齐分享”,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筷子的魅力吧。
活动中,老师通过图片、筷子实物向孩子们讲解筷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了解筷子的制作材料有所不同,不同材质的筷子有着其独特的使用功能 。接下来通过操作与对比,让幼儿发现什么样材质的筷子更方便使用,孩子们很快发现木筷和竹筷夹物体时既轻便又不容易滑落。而铁筷比较耐高温,比较长的筷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手不被烫伤。
“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筷子使用的礼仪和用筷安全,能够促进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文明素养的同时而避免受到伤害,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筷子,不仅是进餐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为了使幼儿能在生活中更好地掌握使用筷子的技能,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度,老师们还带领幼儿举行了各种筷子游戏大比拼。快来一起看看孩子们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吧。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部力量和 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幼儿使用筷子的兴趣,还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幼儿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前书写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以更加自主、自信的姿态迎接小学生活。
家长指导驿站:
1.家长与幼儿进行谈话互动筷子的使用方法以及筷子礼仪。
2.哪种筷子好用?为什么?(竹筷、木筷好用因为竹块,木块不滑,好夹东西)
3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不咬筷子,不用筷子打桌子、敲碗、不拿筷子玩、不用筷子来回翻菜,挑菜)
家长与幼儿共同探讨筷子礼仪,使幼儿更懂得进餐文 明同时应注意用餐安全。
(撰稿:胡晓峰 摄影:各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