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全民阅读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图书馆事业也在飞速发展。4月22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南校区踏着智能、智慧化的节拍,举办了一场智慧图书馆云上开馆仪式暨家庭读书经验分享活动,将这一战略布局落地生根。
首先,合肥市教研员刘学山、安徽省教研员俞璐、中国当代动物作家沈石溪相约云端,向学校发来真挚的贺词,对广大老师和同学们提出殷切的期望。
刘学山从诗句和谚语中,鼓励学生们从小就要勤奋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我们语言和文化修养,提高智商、情商和美商。培养宽容的心态,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更加理性,更加周全,防止固执和偏见。他回忆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办好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还能提升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和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以此衷心祝愿学校智慧图书馆越办越好,迈出大智慧。
俞璐回想自己十几岁大的时候为什么而读书?可能更多的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同当时那个自觉孤独的、迷茫的,既自大又自卑的自己和平相处。在读的那些书里面,仿佛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一切可能的将来。读书让当时那个普通平凡的她,逐渐的也相信自己,能够有独特的魅力,能够成长为星星之火,可以照亮方寸的天地;读书也让那个偶尔会骄傲自满的她沉下心来反思自己是否好高骛远;读书让她一步一步的有自知之明,又不妄自菲薄;读书让她知道,原来我们从来不是独自一人。她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阅读中携手前行,也祝愿大家也能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找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的专属答案。
沈石溪谈到了学校浓郁的书香氛围给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有一句话,人间最美四月天,春天四月,桃红柳绿、万物生长、朝气蓬勃,如果可以把人生比喻成四季的话,同学们也正处在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黄金阅读年龄段,如果你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爱上了阅读,那么这个阅读习惯伴随你一生,给你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大家又迎来了4月23号世界读书日,同学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多读书、读好书,让你的眼界变开阔,胸怀变宽广,人文情怀变得丰富多彩。他还说图书馆是知识的中转站,作者写了书,出版社出版了书,经过销售渠道进入了我们的图书馆,那么这些知识中转到哪里去啊?就要把这些人生的智慧、把这些丰富的知识转入每一位莘莘学子的大脑里,转入我们每一位莘莘学子的心坎里。今天玫瑰园南校区智慧图书馆开馆了,相信同学们有了这么一个图书馆,将来课外阅读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他最后祝愿玫瑰园南校区的每一位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在一片热烈的祝福声中,陈炳炎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携手,共同为学校智慧图书馆揭牌,这也意味着在玫瑰园学校“智慧化阅读”时代的崭新到来。
爱读书的父母,培养了志趣高雅的孩子;爱读书的家庭,推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玫瑰园学校,就有一大批这样的家庭——充满书香、充满快乐、充满幸福、充满爱的“书香家庭”,学校诚挚邀请了几位书香家庭代表来到了活动现场,授予他们荣誉证书和书籍礼品。其中三9班卢家垚妈妈、五8班单宁宇妈妈和七8班陈奕菲妈妈带来了经验分享,她们所提到的家庭读书做法,获得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新技术催生新服务,在疫情防控期,做到线上线下无接触服务,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实现全景、全员、全育智能,激发图书馆整体效能和社会效能,已是大势所趋。
接下来,陈炳炎向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们介绍了整座智慧图书馆的设施和环境。他现场演示了自助升降书车和电子阅读器的使用,介绍了自助借还机、图书流通模式的变迁和电子资源管理系统。让大家深深感受到智慧图书馆的建立,为读者和馆员的学习、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在智能性基础上的智慧图书馆,既拥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外部特征,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各种具有独立性的文献信息与读者、管理人员等进行互联;又将所有的信息进行串联,实现读者与管理、前后台的相互智能连接,实现知识的共享大数据。真正做到由信息化而数字化,由数字化而智能化。
他用几组关键词来勉励学生们:一是胆识和勇气,他从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再到西班牙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国家,号召大家多读书;二是智慧和价值,智慧图书馆它存在着智慧,为大家传递着智慧,今后将逐步配齐更多设备,让电子化阅读成为读书的一部分。三是自己与他人,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和先人进行交流,与伟人进行对话,在文字交流中提升了境界,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后别人觉得你的气质提升了,这是他人的感受,内在的表现是看到了一个更加深刻、更加智慧、更加有胆识和力量的自己,这些就是我们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他希望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智慧图书馆,徜徉书海之中,让它变得有价值、有意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随着智慧图书馆云上开馆仪式的圆满落幕,相信阅读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智慧图书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提供文化底蕴和幸福动力,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李燕晖 李松 陈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