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合经区幼小衔接项目艺术教育课堂研讨活动在高刘小学顺利开展

为扎实推进幼小街接工作和实践研究,促进幼儿园与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深度研讨交流,深入实施区域幼小科学衔接,6月17日下午,合经区社会发展局中心教研室、学前办联合合经区幼小衔接项目组开展艺术教育课堂研讨活动。合肥经开实验高刘小学组织承办了此次活动。高刘小学执行校长姚莉全程参加活动。

经开区学前第一辅导网、第六辅导网、全区音乐学科骨干教师以及新桥幼教集团部分老师、经开区北片全体音乐教师参加活动,活动特别邀请安徽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合肥晶瑞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卫文和合经区学前教育教研员李霞到场指导,合肥新桥幼儿园河畔雅苑分园园长张俊和、合经区小学音乐兼职教研员郑倩也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分研讨课、微讲座、交流与点评三个模块展开。

第一节研讨课是合肥市新桥幼儿园河畔雅苑分园王翠宏老师带来的幼儿园大班音乐《小老鼠与啤酒桶》。

王老师利用卡通图片、主题音乐、童话故事串联起整个音乐课堂,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加强音乐体验,她用极强的亲和力和轻松活泼的教学语言将孩子们带入到一个奇思妙想的童话魔法世界。

第二节研讨课是高刘小学丁悦老师的一年级音乐《数鸭子》。“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为什么图片中少了一只鸭子呢?丁老师巧用疑问带着学生走进课堂。从“数鸭子”到“变成小天鹅”,从“乐器伴奏”到“小天鹅之舞”,情境创设层出不穷,音乐活动缤彩纷呈,整个课堂充满了童话色彩。

随后,高刘小学校长助理、教学教研部主任张存瑞开展讲座《关注细节 科学衔接》。张存瑞以高刘小学小幼衔接工作为例,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围绕“幼小衔接”工作展开讲述,向大家分享多方面的工作建议:环境布置,减少学生的心理落差;内容安排,坚决落实“零起点”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和老师“零距离”;在体验中,享受创造的美好;在小事中,培养学生的三个意识。力求在循序渐进中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新桥幼儿园新桥分园园长陶婷婷微讲座《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她从“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幼小衔接,我们这样做”四个方面为大家展开讲座,提出幼小衔接要以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为抓手,扎实、具体、全面做好幼儿入学准备,保障幼小衔接工作顺利进行。

两场微讲座,帮助老师针对“幼小衔接”工作答疑解惑,更加明确了在“幼小衔接”阶段,老师需要关注孩子什么,提前做什么准备,鼓励大家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微讲座之后,两节研讨课老师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了分析和讲述,在座的老师开始进行点评和互动交流,分享所思所得。

李卫文对两节研讨课和本次“幼小衔接”活动给予点赞,表示“幼小衔接”工作任重道远,老师们要关注细节、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音乐课堂要体现学科专业性,利用音乐学科“好玩”、“好动”的特殊性促进“幼小衔接”顺利过渡,帮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适应小学课堂。李霞希望在“幼小衔接”工作推进中,幼儿园与小学要做到转变观念,强化幼小协同,做到彼此了解、互相走进,通过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孩子们顺利实现幼小过渡。

姚莉校长对到场的嘉宾、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表示在接下来的“幼小衔接”工作中,高刘小学会做好与幼儿园的协同交流,促进幼小之间的顺利过渡,秉着“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心上”的教学理念,探索更加有效的“幼小衔接”方式和内容,为高刘的孩子们送上更加优质的教育。

(宋武  刘川  张存瑞)

责任编辑:李德成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