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秋季学期以来,岳西县冶溪中心学校立足校情、紧扣镇情,周密谋划、多措并举,切实打好课堂融入、活动切入、基地进入、生活纳入、实践深入“五入”组合拳,扎实推进系列劳动教育活动,争创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塑造新时代好少年。
课堂融入。该校集中学习《劳动课程标准》,开设国家规定的劳动课程,开足课时,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设为劳动课,学习《劳动教育》教材理论知识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挤占或挪用。注重学科融合,文化课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国旗下讲话、班会课经常切入劳动教育主题,加强劳动理论学习,增强学生热爱劳动意识。
活动切入。该校常规活动渗透劳动教育,加强常态卫生保洁,组织学生做好值日工作,校园清扫、寝室物品整理等,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培养劳动习惯。每天实行“一扫两保洁”,每月评选“最美寝室”“最美教室”。结合劳动教育开展“三化”寝室、“四要”食堂、“五美”教室。创建活动以来,校园里再也看不到一丁点的垃圾,寝室卫生老大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重大节日如端午节、劳动节等期间,组织全校性的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提高师生环境保护意识,烘托节日气氛。2022年5月,该校总务处举行首届“住宿生叠被子”比赛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和生活实践能力。
基地进入。该校因地制宜开辟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活动,分年级甚至分到学生个人包片负责,增强学生劳动技能。7年级到“开心农场”种植花卉、蔬菜或农作物等,如白菜、黄豆、韭菜、向日葵等。8年级则是深入“玫瑰园”精心养护玫瑰。7年级学生还“承包”了校园绿化带树木的管养任务,且每人挂牌“认领”一棵,细心呵护。强化“责任田”管理,做好除草、施肥、浇水等日常养护工作。如今,小小劳动实践基地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收获时节,同学们吃上几口自己亲自种的蔬菜,感到格外香甜,洋溢着幸福。
生活纳入。该校实行家校联动,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进一步塑造学生劳动品质。每学期制定家务劳动清单,该校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后,得到家长大力支持与配合,并督促孩子完成相应的家庭劳动任务。各位班主任老师每周调研,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家务劳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吃苦耐劳、责任担当的优良品质。家长们也赞不绝口,夸孩子比以前更懂事、更勤快、更讲卫生了。
实践深入。春夏季节,该校多次组织学生到校外茶叶劳动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劳动精神。他们观摩茶苗生长过程,帮助采摘茶叶,参观机械制茶过程,品尝新茶、尽情享受劳动的快乐。同时,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传承茶礼茶德,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不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石斛劳动基地,观察石斛生长过程,了解种植技术。该校团支部结合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日、劳动节、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既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又培育了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该校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全方位地融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落实到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助推“双减”“五育并举”政策落地落实,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该校通过劳动教育进一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载体,提高学生观察与实践能力,锻炼相互协作的劳动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经过不懈努力,成效初现。该校于2021年1月被县教育局评为劳动教育优秀单位。
“素有‘大别山中小江南’美誉的冶溪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岳西县的天然粮仓,为我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该校负责人储著勋表示,“我们一定要让劳动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让劳动教育之花开遍校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胡建兵 储著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