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文化学者、作家于仲达应邀来到界首一中,为高一(9)班学子做《学习中华文化,做有信仰的中国人》专题讲座。
课上,于仲达老师从人教版小学数学插图事件入手,分别从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我们对传统文化缺乏误解很深、中华文明历史上一直没有断绝过、要读哪些国学经典、中华文化的主要精神、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是什么等七个方面,剖析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的原因,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告诉学生,要结合阅读人文经典,把握中华文化精神和信仰特色,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于仲达老师认为:国家认同的根本在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教育。一个民族面临的外部挑战,最可怕的就是精神被殖民,被洗脑后丧失文化自信、历史认知和价值判断,怨恨自己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否定掉了,我们的精神将无所依凭。此外,中华文明历史上一直没有断绝过,论民族融合,论凝聚民心,中华文化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中华文化之所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原因是其中蕴含着文化密码。
于仲达老师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要反省自求、提升自我,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化成”,通过教化,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去改变很多不良的社会习俗,来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针对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困境和内在冲突,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对于人类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所以我们要学习、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于仲达老师最后说,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富裕、军事的强大,更在于文化的力量。他鼓励学生阅读伟大的人文经典,从学生时代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获得智慧,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圆融的人生智慧,做有智慧、有理想、有格局、有担当的人,从而建立起安心立命的信仰。
九十分钟的讲座,让学子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还有学生向前请教问题,同时期待他的下次到来。(张永贵 贾雨彤 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