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作为传统美德,代代相继。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更是推动“五育”融合、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基本抓手。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力促学生全面发展,桐城市新渡教育集团校老梅初中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在课后服务工作中注重“以劳育美 以美育心”,力促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加强领导。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召开劳动教育专题会进行部署,制订详细计划认真推动,安排专人负责进行实施;不仅开齐开足了国家规定的劳动课程,还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课。学校建立健全开展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力促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做到劳动教育日常化、精细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劳动教育水平。
广泛宣传。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广泛宣传劳动的意义,结合五一劳动节、劳动教育宣传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弘扬劳动光荣传统,增强热爱劳动情感,促使同学们主动学习劳动,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水平。
家校共育。学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统筹并科学安排好课内外劳动教育。各班定期组织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强化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等。同时,学校发挥家长在劳动教育中言传身教的作用,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引导孩子从小爱劳动,以求实现协同育人良好格局。
科学评价。学校将劳动教育过程和结果记入学生档案,并纳入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劳动技能与成果展示、以劳动为主题的绘画摄影与征文比赛、评选劳动小能手或劳动标兵等活动,激发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热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正因为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强化劳动意识培养与实践体验,取得了实效,赢得了家长认可与社会好评,2021年学校被上级部门命名为“家教家风教育实践基地”。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接下来该校将在深入推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拓展劳动教育途径,达到“以劳育美 以美育心”的育人实效,让学生们在各类劳动中成长,在各类劳动中收获,并把劳动教育的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做到在体验中收获,在锻炼中成长。(张赟 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