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7日上午,合肥市和平小学花冲分校开展了暑期校本教研活动,有幸邀请到和平小学的周静红老师做教育故事分享。周老师的分享从读一本书,做一件事,信一个人开始,故事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读一本书要投入
周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个人成长读书经历,讲述了自己从一个平凡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过程中,读书功不可没。在平时繁琐的工作中,周老师仍旧抽出时间来进行阅读,其中管建刚老师的《我的教育故事》这本书给周老师很大的启发,书读完后,就立刻在班级里实施自己的计划,准备付诸行动,这就是读书后的投入。就像周老师说的那样:“实践是最好的投入。先投入地去做,才会有深入。”读书的投入成为周老师教育探索的起源。
做一件事要坚持
周老师的坚持指的是从2006年到2020年,这十几年来坚持办《朝花夕拾报》这件事。办报的初始阶段,有家长的反对,家人的不支持,资金和各项资源的匮乏,但这并没有阻拦周老师决心办报的脚步。十几年来,坚持一周一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金钱甚至健康,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经过这十多年来的坚持,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得以培养,也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信一个人要真诚
周老师的勇于探索,还体现在“家常课”上面。从决心改变常态课的拖沓和低效的现状开始,周老师向管建刚老师学习,在班级开展了“习课堂”实验改革,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学习者,扎扎实实地“习”起来。经过一年多的坚持,教学的常态课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读一本书,做一件事,信一个人。周老师读书的投入,做事的坚持,信人的真诚,为孩子的成功道路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的学习和发展有所启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自己的教育上坚持做一件平凡的事,投入自己最大的努力,相信终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教育果实!
图片:蒋海莉
撰稿:张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