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桐城市新渡教育集团校老梅初中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旗帜鲜明坚持“三个三”举措,聚焦作业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力推减负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落实三个“控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一是对标控量。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县相关工作要求,各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90分钟。二是统筹控量。校长为落实作业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负责统筹调控,平衡各学科作业总量。班主任负责牵头,协调班级学科教师统筹作业方式、完成时间,严控作业总量和时长。三是监督控量。学校把作业管理工作纳入教师教学过程检查,实行常态化督查。坚持每天由学生填写《老梅初中学生作业布置情况监测表》,教导处负责督查,其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晋级依据。同时设立监督电话,定期开展家长、学生作业问卷调查。
聚焦三个“提高”,全力保障作业质量。一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研究纳入学校备课组、学科教研组、校本研修培训内容。推行“基础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的作业模式,关注学科素养、学生发展、实践应用、学习空间拓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体验和实践机会,促进教育评价方式转变,切实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二是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各年级在课后服务中安排每天下午课后服务第一节课为书面作业答疑解惑课程,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和学困生作业辅导,确保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三是提高评价反馈质量。严格落实教师作业批改质量刚性要求,全批全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纠错复改,批语规范、准确,内容有示范性、指导性和激励性。
实行三个“到位”,全面优化作业管理。一是机制建立到位。学校制定了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健全作业审核、登记、公示、调研、举报机制,作业管理落实到设计、布置、评改全过程。二是督导考评到位。学校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规范教材教辅、控制作业总量、严把作业难度、严肃作业批改、控制考试次数。学校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三是家校联动到位。通过家长会及班级微信群、QQ群等发布信息,每学期开展学生、家长作业情况问卷调查,加大“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家长认识,更新家长观念,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加强作业管理的道路上,桐城市新渡教育集团校老梅初中将进一步发扬“诲人不倦”的梅中精神,检视问题清单,寻找整改措施,继续在优化原有的校本作业体系、深化教师的作业设计研究方面狠下功夫,开展靶向治疗,努力实现精准施策,助推“作业管理”良性循环,有效推进提质强校。
(张赟 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