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践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提升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让师幼互动更加高质量,2022年11月11日,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四里河畔园结合“基于核心经验的领域教学交流活动”中的优质课例,开展了“基于儿童立场的有效提问——观摩集体教学活动《树真好》”主题教研活动。
情景再现 引发反思
活动伊始,在教学负责纪家卉老师的引导下,大班组长代亚婷老师结合日常老师们的工作实际,通过日常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提问方式的情境化呈现,引发老师们对于日常在集体活动中提问方式的思考。
理论支架 深入学习
老师们对于布鲁姆认识领域目标“记住、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的六个层次进行了深入学习,进一步了解“有效提问”对于幼儿“高阶思维”培养的价值与意义。
理论学习中,老师们了解到,教学中常见的提问类型有开放型提问与非开放型提问,前者需要幼儿运用理解、应用、分析、评估以及创造等高级思维,而后者则需要幼儿运用记住、描述、回忆等基本思维,进一步引发老师们对于“要激发幼儿思维的活跃度,有效提问至关重要”的深入思考。
课例观摩 互动研讨
随后,老师们通过观看应彩云老师集体教学活动《树真好》进行学习探讨。老师们认真观看案例视频且通过分组交流的方式,谈论并分析案例中教师有效提问及师幼互动。并尝试用布鲁姆六步法进行观察与分析,互动讨论哪些提问属于高认知水平提问。
观点碰撞 内化吸收
老师们积极发言,结合大班综合活动《树真好》,老师们以“布鲁姆六步法”为支架,共同梳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方式。例如,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树真好”中,教师运用了不同类型的提问,如理解型提问“你知道还有什么果树吗”、记忆型提问“你在哪里见过树”、分析型提问“摸一摸看一看,这两个树叶有什么不一样”“常绿树到底会不会落叶”......以此来激发幼儿形成多维度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活跃度,引发幼儿的深入思考。
教研中每一位老师都在认真分享并反思自身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有效提问方法”的理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本次教研活动,引发了老师们对日常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深度反思,激发教师们对教学不断探索的热情和支持。
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也是一门学问,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四里河畔老师们也将不断探索“提问有技巧、提问有目标、提问有重点、提问有方式”的方法,并伴随耐心倾听、细心观察、平等对话等,充分发挥提问在集体活动中的重要性。(钟一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