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孩子还有半年就要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作息时间会有所不同,其中“课间十分钟”是一项比较大的变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在身心方面,帮助幼儿建立入学期待,缓解入学焦虑,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所以,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十分钟,它对孩子们有着重要的意义,考验着孩子的时间概念、自理能力、计划与执行力以及自控力等等。伴随着孩子们的激烈讨论,进入小学后如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间时间呢?
今天,让我们跟随合肥市长幼集团总园一起去探索“课间十分钟”的秘密吧!
课间十分钟初探秘
“什么是课间十分钟?”“课间十分钟就是休息时间。”“十分钟有多长?”“课间十分钟我们可以做什么呢?”“课间十分钟我想和好朋友一起玩!”
带着对课间十分钟的疑问,小朋友们通过阅读绘本故事《课间十分钟》,观看视频、游戏互动等方式探索、理解课间十分钟。在讨论中老师发现,孩子们对于课间十分钟到底有多长这个概念并不清晰。孩子们非常疑惑,十分钟能做多少事呢?于是老师和孩子一起观察了钟表,他们感受了一分钟有多长。并从钟表上进行观察,当钟表上分针走过十分钟时,大概是几个一分钟的距离,从而体会了课间十分钟到底有多长。
课间十分钟初体验
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幼儿园可不一样,在孩子眼中课间十分钟是快乐的、自由的,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活动中孩子们把“课间十分钟”和幼儿园的“自由活动”画上等号,兴奋地和朋友一起玩耍。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会发现没来及上卫生间,也没有时间喝水,甚至于有些活动还没来得及玩时间就到了。课间十分钟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可是我们到底要怎么安排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哪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事情可以选做呢?为帮助孩子们理解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通过观看小学生在校的视频,去了解身边哥哥姐姐们以前的课间十分钟是怎么度过的。
课间十分钟计划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间的时光也是有限的,十分钟的时间不一定能够满足幼儿想做的所有事情。在了解到课间十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后,教师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课间计划,为了让幼儿选择自己想做的、最先做的事情进行初步排序,引导幼儿合作分组讨论初步设计“课间十分钟”计划书。
“我们组想喝水然后去上厕所!”“我们想看一会书,然后去外面玩篮球!”“我们组也想去外面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跳绳!”
通过幼儿自主分组讨论,他们学会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和建议,在意见不一致时说明理由,学会了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达到一致,最后,每组的幼儿都进行了小组商讨结果的分享,初步有了“课间十分钟”的计划,幼儿拿起小画笔制作“我的课间十分钟”计划书。通过绘画的方式更能够直接表达幼儿在课间十分钟的计划,展示出最先想做的事情以及课间活动的顺序。
课间计划我投票
制作好“课间十分钟”计划表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想给大家的计划投票,选出大家最想做的事情,很快投票结果出来啦!户外游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孩子们对于课间十分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有了依次计划。那么对于每个孩子心中最优的安排是什么呢?相信孩子们到了小学,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安排,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适应。
亲爱的家长们,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与配合,请在家也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学会按时作息, 比如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安排都是很不错的方式哦!
通过短暂的十分钟给了孩子们一场新奇的体验,这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体验有序、快乐、有意义的“课间十分钟”的学习过程,让“感同身受”更加真实。同时对小学的课间十分钟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增强了上小学的自信心。虽然本次课间十分钟的体验活动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幼小衔接活动还在继续......相信大班的孩子们上了小学,也会很快找到属于自己最优的安排,按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小学生活。
撰稿、摄影:赵洁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