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工业区分校开展“聚焦核心素养,共享初小衔接之智慧”主题教研活动

为充分落实2022年新课标的理念,加强中小学教学交流,探索初小衔接规律,让中小学教师整体上把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特点与方法,明确小学教学的落脚点,理清初中教学的生长点,凸显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2023年3月24日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工业区分校、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灵溪校区、六小荣城共同承办“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共享小初衔接智慧”主题教研活动。活动在第四十五中工业区分校举行,庐阳区教研员李玲玲老师、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工业区分校校长徐从明、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校长童乃梅、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集团校长吴蓉、六小荣城校长张羽及所在学校六、七年级的数学老师们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课例展示

首先是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的余静老师,展示了一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课例《解决问题的策略》。新课标强调,应当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余老师从男女生人数的具体情境出发,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对比分析每种方法的优势及作用,体会策略的价值,最终通过合理选择策略解决问题。在回顾与交流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

接着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工业区分校的蔡雷敏老师,展示了一节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的课例《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蔡老师以测量广场面积为例,引导学生探索单项式乘多项式这一新知,然后师生互动,根据例子及旧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总结出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理解新知。在课堂练习中,采用师生共同练习的方式,强化思维与解题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蔡老师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交流研讨

它山之石可以功玉,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两节课后,参与活动的老师们进行了精彩点评,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备课认真,上课也认真,对于课堂结构把握十分妥当。但也明显看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差异,小学更注重思维的培养,而中学更侧重对能力的培养。学业压力上,中学明显上升了难度,如何做好初小衔接,跨过这个坡度,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第三个环节:专家点评

庐阳区教研员李玲玲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努力付出与精彩表现,两节虽是不同阶段的课,但彼此之间建立了联系,余静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多种策略的选择中,小学阶段逆向思维解法与初中顺向思维的方程解法建立了联系,为中学学习做了铺垫;蔡老师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一课的探究中,同样沟通了小学阶段的知识点,即整数的运算顺序,在小数、分数、多项式中同样适用。她表示初中小学九年一贯制,不应该分离。所以,面对中小学阶段课业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有应对更多难度的准备,初中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能力认知降低要求,同时关注新课改课标下四基中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工业区分校校长徐从明也强调,初小衔接是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接力棒的顺利交接,老师们必须研读新课标,做好初小衔接,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从而为有效的进行初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副校长马璇总结,此次活动为小学、初中学段的顺利衔接搭建了有效的交流与展示平台,让与会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到小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看到了彼此的差异,引发了大家对如何做好初小知识体系衔接与教学方法衔接的思考,希望这种活动能有规划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老师们除了加强初小衔接课堂教学的研究,也可以在教研活动上再做进一步的探索。

(图文:李鹏娜)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