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高等教育 > 正文

13周年“见面礼” ——安庆师大汇爱志愿队手作艺术品赠脑瘫儿童

从安庆师范大学龙山校区到安庆市沐阳之家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这段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汇爱志愿服务队的7个爱心组100余名队员已经走了13年。爱心义卖筹集善款、学习陪护技巧、手写贺卡作为礼物……这些年来,该校志愿队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为脑瘫患儿送去温暖。

百余人齐心协力,三小时埋头制作,近60件手工艺术品包装完毕,即将踏上“爱的旅途”。近日,汇爱志愿服务队携手该校大学生书画协会和陶艺协会,共同制作染卡和陶土模型。这些学生亲手制作的艺术品,将成为送给脑瘫儿童们的13周年“见面礼”。

挑选制作工具、对比成品图片、揉搓陶土成型……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2022(4)班田甜的手中,一块陶土“蛋糕”初具雏形。既非志愿队队员,又非协会成员,“编外人员”田甜只是因为多看了活动现场一眼,就决定加入制作。“得知活动的初衷是为了给脑瘫儿童们送温暖,我便想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据悉,现场与田甜类似的“自发型助手”,多达数十人。

“自2009年汇爱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邀请服务对象一起参与活动是我们每年的传统。”据活动负责人、志愿队队长张灿介绍,由于疫情原因,今年孩子们无法亲身参与到制作过程中。为让孩子们和温馨的现场氛围“零距离”,志愿队成员们拨通了他们的视频电话,开启了一场特殊的“直播”。

面对孩子们出现在屏幕中的笑脸,志愿队成员、法语专业2022级的汪琬怡向服务对象展示“新鲜出炉”的陶土模型。“姐姐做的模型好棒!”看到各类精致的手工作品,孩子们赞叹不已。在制作之前,汪琬怡特意提前搜集了一些“萌萌”的卡通动物形象。“希望可爱的东西能够让可爱的孩子们保持开心。”她说。

对志愿队成员们而言,这样的视频连线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每周三、周末的常规会面,孩子们会在闲暇时刻和志愿者们在线上聊聊天、谈谈心,主动向“小老师们”反映自己最近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汪琬怡表示,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自己也时常被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所感染。

“很高兴看到更多同学加入制作艺术品的行列,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关爱脑瘫患儿。”张灿表示。多年以来,志愿队始终秉持“为爱服务”的信念,贴心的服务使孩子们从最初的闭塞内向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家长们的迟疑担忧也不断消融。

文/学生记者 刘芮青 图/学生记者 朱秀萍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