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年节的余兴还没散尽,新学期的铃声尚未奏响,一群可爱的少年已经悄然忙碌了起来。
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七(3)班的同学不畏寒风冷雨,带着热血、热心、热情来到了位于庐阳区天水路11号的春芽庐阳暖阳辅助工坊,学习残障意识,体验工坊“心青年”(对心智障碍者的昵称)们的日常工作,并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
暖阳工坊的主管张克娜老师热情接待了来访的小志愿者们,将他们分为两组,分批次参观工坊的工作间。
最近,工坊活计的主力都在手工订单和蜡烛制作。远道而来的小志愿者们也跃跃欲试,体验一把“心青年”们的辛劳。
蜡烛坊中,小志愿者们认真观摩我们的“匠人”师傅王许勇的制作过程。
蜡烛坊是工坊的王牌部门,经过熬油、浇灌、插芯后的这一盏盏光明之灯,会打包封箱,飞向寺庙、商店、厂区,以及每个需要它们的地方。
然而,这些蜡烛用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没有这么容易。油要熬到刚对火候,最难的浇注部分,更是满灌则溢,不满则亏。
小志愿者们大多是头一次做这样的活儿,虽然动作有时有些生疏,但全都倾注了饱满的热情。
看着自己制作的蜡烛慢慢成型,真的好开心呢。
自去年年底开始,工坊的心青年们就为各式各样的手工订单而忙碌着。他们的活计看似简单,却需要大家通力配合才能更高效地完成。
观摩学习心青年的订单制作流程,虚心地请教着不懂之处。也在这一轮的体验环节里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我来过塑
你们封箱
通过劳动,小志愿者们先感受了一把心青年们的自强精神。张老师又带领大家进入游戏放松环节。
如果说之前的参观体验是对工坊的心智障碍青年们日常工作有了一个具象的触摸与认识,那么接下来观看的科普视频,更加深了大家对于他们的了解。
如何帮助心青年们?小志愿者们有话说。
心得分享环节中,大家畅谈这次参观残障工坊的感受,表达了帮助他人、投身公益的特殊意义,也真诚地祝愿春芽的心青年们越来越好。
工坊主管张克娜老师向活动组织者颁发感谢状。
小志愿者代表与工坊门牌合影留念
合肥市第四十二中七(3)班的小志愿者们用爱温暖了这个看似平常的下午。他们每一个认真的动作,每一句发自肺腑的感受,都是春芽在公益之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
庐阳暖阳辅助工坊成立于2017年,是在合肥市残联、庐阳区政府的主导下,由春芽协会承接的庐阳暖阳辅助就业项目,旨在为庐阳区户籍的16周岁以上的轻度智力、精神与重度肢体障碍人士提供辅助性就业,通过职业评估、职业训练、就业辅导等辅助残疾人获得工作技能、态度,以促进他们就业、与社会互动、使残疾人能自力更生,拥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