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
读书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但是让孩子多读书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喜欢阅读的孩子,又能做到坚持阅读的孩子,语言能力强,阅读理解、作文远远比不爱阅读的孩子要高很多,孩子从书中看到知识的无穷,甚至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未知的世界。
阅读能够让孩子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很多常识孩子都能够从课本上看到,增加孩子的知识,对孩子的视野跟见识有很大的提升。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年代虽然已经不再,但是对知识的渴求是亘古不变的。
改革北大的校长蔡元培,从十岁左右开始就读书,甚至到七十岁仍然坚持阅读,几乎没有一天是不读书的。
安庆长江学校的校领导也喜欢读书,她的书桌上,她的言谈中无不透露着书香之气。
日常中,要求我们的教师爱阅读,要求我们的学生爱阅读,不仅仅是读,还会不时的去追踪...
读书是个长期累积的过程。一定要专心,坚持下去,积年累月,一定会有很多成效。
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古人云:开卷有益。
攀登上知识的巅峰越高,眼前能够看到的景色就会越壮观。
知识改变未来。而书是无数的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我们站在巨人的臂膀上往往能够看到更靓丽的风景。
要让孩子的世界丰富起来,树立价值观就要让孩子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可以培养孩子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孩子的价值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逐渐构建起来,从课堂上汲取有了知识的架构,但是从书上看到的知识在孩子脑海里会有立体的主观认识,最后变成孩子自身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那么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的爱好的,因此,刚开始在为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首先给孩子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类型,孩子感兴趣自然就会有阅读下去的欲望。
好习惯是慢慢培养的,开阔视野学到丰富的知识,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年少读书,志在千里。
腹有诗书气自华,家里有女孩的父母,更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有人说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还不是要做一份平凡的工作,结婚生子,回到柴米油盐的生活,何苦浪费时间读书呢?
其实就算最后落入世俗,同样的工作却有不同的追求,同样的生活却是不一样的格调,同样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氛围,同样的孩子,却能获取不一样的素养。
孩子最初的智力启蒙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孩子的认知价值形成离不开书本上的指引。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话也许会在孩子心中引起惊涛骇浪,一本看似平凡的书也许能够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无论是读书日还是平常日,我们都要让孩子坚持读书,孩子积累的阅读知识将会是他们一生享不尽的财富。
光阴不会反复,时光更不会流转。现在是孩子读书最好的年纪,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资源,让孩子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让孩子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安庆长江学校初中部,在每周五的课外阅读中,语文教研组、班主任们都会很认真的安排孩子们去阅览室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