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师 > 正文

扎根山区终不悔 一片丹心育桃李 —— 桐城市大关教育集团校台庄小学党员教师倪学武

“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身上延续,快乐在一届又一届的孩子身上寻找,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和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我没有什么奉献的,只有辛苦和汗水,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细微的事情做精彩。”这是现任桐城市大关教育集团校台庄小学教师倪学武常说的,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从教35年来,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他用全部的深情和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

 扎根山区  倾情教坛

35年来,倪学武老师先后在大关镇孟河小学、小关小学、旵冲小学、台庄小学等学校任教,许多学校如今都已经撤并。他现任教的台庄小学是一所山区村小 ,条件简陋。倪老师一直扎根这些山区村小,默默无闻,扎实苦干,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奉献之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他以校为家,与全体老师、学生家长一起努力改变学校破旧的面貌,改善办学条件。他被各级领导、同事和群众亲切的称之为“以校为家的好老师”。然而,在这些赞誉的背后,蕴含的却是一名普通人民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1987年,倪老师师范毕业被分配在大关镇一所偏远的村小任教,他欣然接受奔赴岗位。当时的村小校舍破旧,由于年久失修,屋顶部分瓦片已经破碎,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倪老师利用工作之余挖泥沙、刷墙填地、买玻璃、修理门窗,并拉来自家的瓦把屋顶上的碎瓦片换掉,终于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教室。

从他家到学校,要走10多公里的路,而且中间还要过一条大河,每逢雨季,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小木桥就会被冲断,他就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的河水一瘸一拐地过河。在这条路上,在这条大河旁,他不知道摔倒过多少回!但他从未耽误过学生一堂课。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能否自觉承负这一道德义务,完成育人大业,是衡量师德修养高尚优劣的重要标准。如果把“教书育人”作为一个师德规范或具体的师德要求来对待,追求的重心应放在“育人”上面。他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保证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他常常利用中午、下午放学后家访。如班上的陈健同学,家住台庄村水库队,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境较差,看到别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无忧无虑地生活,他产生了自卑感,整天不说话,不与别人交流,不做家庭作业,经常缺课,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他进行了多次家访:孩子和奶奶住在一起,因奶奶身体不好,每天孩子要做许许多多的家务劳动,这些生活技能都是其他同学不能做到的。他适时抓住这个闪光点,对孩子的优点及时地进行表扬,号召全班同学以他为榜样,让他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不再自卑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陈健同学成了一个好孩子。

           亲情呵护   百般关爱

留守儿童,这是时代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农村小学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部分学生长期远离父母,亲情缺失造成他们生活习惯差,意志薄弱,心理异常,学习态度不端正。这不仅仅是家庭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爱,是倪老师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中心任务。哪位学生生活上有困难了,他都会尽心尽力的帮助。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倪老师原打算去安医复查。但当他得知五月一日是班里一个叫胡涛的留守儿童的生日,该生爷爷奶奶年纪较大,农活多,无暇给孩子过生日,于是他放弃了去安医复查的计划。正是倪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经他调教出来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上、思想动向上还是礼仪表现上都有着十分优秀的表现。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倪老师自己也是躬身实践,以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深得学生、老师、校领导、家长的好评。

身患重病  不离讲台

2021年夏,56岁的他积劳成疾,住进医院,他的肺部发现多个大的肺结节。一次次抽血,一次次检查,一次次手术,对于本就清贫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经过手术,他的肺部多个结节被切除。2021年10月,出院未满2个月,他刚能下床走动,就拄着拐杖回到了学校。同事们劝他多休息,他却说,“我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自己的学生,再累再难,也要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就是倒,也要倒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不得已,学校给他安排了一个班的语文课程,但这对他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每次上课站在讲台上,虚弱的身体让他直冒冷汗。然而,困难并没有难倒他,他经常趴在讲台上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讲课,实在是站不动了,他就坐下来继续讲课。身体上的病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然而,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倪学武老师却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教学成绩。

倪学武老师的家庭贫困,2021年他住院时,不仅花光了家里全部的积蓄,同时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然而,家庭的贫困和身体的病痛并没有让他消沉下去,他把全部的爱心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山村的教育事业上,用他的话来说,我暂时无法改变家庭的贫困,但可以改变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的现状。

倪学武老师的作息时间几乎没有规律,其他老师在节假日正常休息的时候,可是他却隔三岔五地拖着病体到学生家去家访,给学生辅导功课。他还摸索出了一套“一对一学习教育法”,在他离开学校的日子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一对一地检查作业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学习优异的学生中选拔小助手,倪老师因为住院,就提前布置学习任务,由小助手组织预习,等他回校后再进行重点辅导,巩固学习效果。

青春的岁月中留下了倪学武老师耕耘的坚实脚步,孩子成长的故事里有他和孩子们共同拔节的声音。面对取得可喜的成绩,倪老师认为,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努力,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跃上新台阶。他相信: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待他去开拓。我们相信,倪老师的努力必将赢得更可喜的收获,辛勤的耕耘付出必将使他的教育事业更加熠熠生辉。(刘保卫)

责任编辑:李奇志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