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日前,浙江的毕建华先生给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分享了他在美篇发的最新文章《支教又支校,皆因有依靠》,文章记录了他为期2年半的支教生活。现在支教结束,这位副厅级退休干部主动“融黄”并帮助淳安临歧学校及学生的支教过程,得到了黄山市及浙江淳安各方的肯定和点赞。
利用数学专长辅导学生,自费给成绩提高生发奖品。
毕建华出生在浙江建德,2018年10月在副巡视员岗位退休,享受副厅级待遇,巧的是他和夫人同年同月退休,双双约定要回建德过老年生活。然而,毕建华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数学功底好,早年就曾当过老师,退休后想发挥余热,为教育做些实事,就有了到乡村学校支教2年半的规划。
经介绍,毕建华先是到黄山市临近浙江的一所乡村学校支教,去了不久,杭州钱塘新区教育局长及三位企业老总就来到他支教的学校看他,还给学校捐赠2万只口罩和上万元体育器材。在学校,毕建华也尽己所能做了很多事,得到师生好评。2020年7月,支教三个学期后,他离开了。离校前,学校开了座谈会,给他颁发锦旗和支教证书,感谢他的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毕建华离开前还找到学校,称想组织两个辅导班的30位学生到黄山市内开展一次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让学生见识城市变化,感受徽州文化,体验高铁速度,自己付学生此次研学的费用。校领导爽快答应,认为这是好事,和老师们积极协调、提供各种帮助,并与参观目的地单位联系,帮助促成此行。
2020年7月初,毕建华和学校老师带着学生们包车出发,先到黄山市城市展示馆,城展馆的梦立方用高科技手段,立体式、全场景地展示了黄山市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让人身临其境、畅快淋漓,孩子们非常开心。之后,他又带学生们去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并启发孩子:徽商的成功在于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领先就不可能有发展的领先。希望学生们长大了,领略徽文化的同时要渐渐地有所感知,有所感悟。最后,他带学生们去了屯溪老街,和学生们在老街的徽州人家用餐,学生们很开心。
毕建华称,山里的学生很少有研学活动,很少坐高铁。活动前对辅导班30位学生作统计,7位学生坐过高铁,其余都没坐过。这次坐高铁返程,学生们很开心。
离开黄山市后,经浙江方面相关人士介绍,毕建华又去了浙江淳安县临岐初中,2020年9月起在该校继续支教。此后,在各方重视支持下,临歧学校与杭州文海实验学校建立了长期结对合作关系,文海学校派出数学、科学的名师到临岐初中上示范课,先后捐资数万元,包括为临岐初中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提供经费资助,邀请临岐初中赴文海实验学校参加思维型教学主题培训等。期间,他还陪同支教老师去杭州文海实验学校开展师徒结对,师徒不但签定协议书,文海学校还向师徒颁发聘书。他的计划,是争取3年3轮,为淳安县临岐初中培养老师。毕建华告诉记者,这件事做成后,他觉得很开心。
在他牵线下,还有相关企业对临歧学校支持,在杭州市及钱塘区(原新区)、淳安县等各方支持下,临歧学校获得100多万元改善教学条件。毕建华义务辅导学生数学,26名学生受教,学生成绩大幅度提升,他还自己掏钱买奖品奖励学生。
2021年上学期后,毕建华的支教计划圆满结束,谢绝临歧初中挽留,回家陪夫人,学校开欢送会,依依惜别。此后,毕建华仍牵挂帮学校协调的各项事宜落实情况,继续奔走。2021年年底,所有原定帮扶目标很好落实,他才算彻底完成了支教心愿。
2022年1月8日,毕建华先生告诉记者,他老家在浙江遂昌,出生在建德。这次为期两年半的支教完成后,他已经到建德定居了。这两年半以来,毕建华也经常把自己支教过程的心得、感悟以及各方对学校(师生)的支持写成文章,在网上发布,记者看到很多人阅读了他的文章,并纷纷点赞。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图片均来自毕建华先生的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