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合肥一中用智慧评价驱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9名正高级教师、11名特级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个个极具含金量的专业职称和荣誉数字,把合肥一中教师专业发展定格在高位层面。近年来,合肥一中针对普通高中教师评价长期存在“唯分数”“唯论文”现象,难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问题,构建了教师专业能力“一核七维四径”智慧评价系统,推动教师提高专业能力。            

让教师专业发展有“风向标”

为突破传统教师评价维度单一、导向性和实效性不强的瓶颈,合肥一中立足校情,构建了以教师多样化自主化发展为核心,以课堂教学能力、信息化运用能力、试题命制能力、作业设计能力、发展学生特长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为维度,以阶段评价、循证评价、积分评价、增值评价为路径的“一核七维四径”教师专业能力评价体系。

与“一核七维四径”的教师专业能力体系配套,从可接受、易操作、有成效的角度出发,制定了《教师专业能力评价表》,把七个方面的评价内容进一步具体化,让教师专业发展有风向标,让教研组工作有推进器。

让教师专业成果有“资源库”

学校以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为支撑,和科大讯飞合作,开发了数据上传便捷化、数据存储海量化和数据分析结构化的教师智慧评价管理平台。

一方面,教师有了个人专业成长电子档案袋。由于个人专业成长电子档案袋的建构,就解决了教学教研成果保存容易丢失、报送需要复印的现实困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输入个人账号,借助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上传、下载个人的成果,而且成果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个人专业成长的电子档案。另一方面,学校有了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数据库。由于平台的数据集成功能,学校可以进行结构化的数据分析,既可以了解不能能力维度发展状况,也可以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年龄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

让教师专业评价有“智慧星”

传统方式的教师专业能力评价突出结果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方法单一、激励引导功能不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着力推进教师评价方式改革。

结合智慧评价管理平台,学校在阶段评价与循证评价基础上,把积分评价与增值评价结合起来,采取固化积分原始基数、强化积分纵向比较、弱化积分横向比较、物化积分超额比例、硬化失德清零红线方式实施积分化增值评价,激励教师多样化自主化发展。

让教师专业成长有“助推器”

据学校介绍,评价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导向依据,也使其显得更加有效度、有深度。

丰富的数据资源可以有效分析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主题式全员培训。整体分析主要把学校全体教师在教学教研能力七个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和合肥市普通高中教师专业成长专项评价数据的比较分析结合起来,找出教师专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主题化的全员培训。

此外,还可以分析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专题化学科教研。先将不同学科进行结构化均衡分析,再讲学科内教学教研能力进行结构化均衡分析,进而找出需要重点加强的学科和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点,然后对学科薄弱教学与教研能力进行专题化的行动研究。

同时,它更可以分析不同年龄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分层化专题教研。通过数据分析,找出35周岁以下、35到45周岁之间,45周岁以上三个年龄段教师在教学教研能力维度分别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相应分层化的专题培训,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蒋信伟、张大勇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