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春天的校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老师们也在这样明媚的日子里努力耕耘……
你瞧,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四年级语文老师们“同课异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7位语文老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思维的火花在言语间碰撞,智慧的结晶在思考中凝练。
课堂上,每位老师都各显身手,体现不同的教学风格,造就了“百花齐放”的课堂。桃李之华,各有其芳。同样的教学内容,演绎着不同的精彩。
3月14日叶海老师率先开启了四年级组的公开课。叶老师从单元整体入手,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活动更有指向性。学习猫的古怪性格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描写猫性格特点的关键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再让他们把描写这些特点的句子画出来,并反复朗读,进而理解内容。
董娈娈老师创设情境,大胆质疑,几个问题层层深入,训练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巧妙的将学生带入文本。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抓关键词理解课文,使得学生在学习其他课文或做阅读短文时快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同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李登英老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用她扎实的教学,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猫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李老师提前让学生观察了家中的猫。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把他们观察的猫的习性在班级上与大家分享,分享完了,导入课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看看与你们家的猫有没有相同之处,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强。围绕这节课的重点,李老师先让学生找到猫的特点“既古怪又可爱”。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猫的古怪体现在哪里?猫的可爱体现在哪里?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展开了认真地学习和朗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回答问题积极性高。
李亚林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学生不仅能够主动朗读,主动思考,更根据关键词句,自己分析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叶晓林在第二课时中注重写法的渗透,如抓住文中猫耐心等老鼠这一事例,讲到写作技巧,并引导孩子们说出描写小动物时,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作家们的写作方法,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凡老师通过比较句子,理解作者对猫喜爱之极,连上大作家的稿子踩脚印也不讨厌,反而当作一种美来赞赏。认为猫的叫声是在歌唱。这样的探究,深刻地体会到“人和猫”的和谐情趣。同时也把作者如何喜爱这古怪的猫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来。
韩胜飞主任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课上,韩老师让学生设身处地感悟作者为什么要把猫当作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尤其是在研读第二自然段猫高兴时,他和学生们一起推敲“蹭、伸”两词在文中的独到之处。学生通过比较句子,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至极。这样的探究,这种从“词、句、文”几方面探究文本方能真正收到学语文的效果。
每一堂课后,大家或在教室或在办公室,有时就在走廊,趁着课间及时探讨。大家畅所欲言,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这都将成为彼此最宝贵的财富。
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加强了备课组内老师们的交流,促进了老师的快速成长。相信,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教研路会越走越宽。
撰稿 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