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刚大学毕业后我怀揣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热血,带着母校“厚德 重教 博学 笃行”的校训开始踏上心中向往已久的神圣讲台。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十余年过去了。本人2017年开始进入合肥市行知学校任教,一直担任九年级政治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热爱学生,上好政治课,教育好学生,是我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方向,我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我心向阳,只愿桃李芬芳”是我一直以来对事业追求的目标。从毕业时努力站稳讲台到带现在努力站好讲台,我教育教学生涯的每一天都给我新的收获和体会。
一、踏实工作 育人为本。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重任所在。作为一名教师,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还有他们背后的无数家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教师产生的影响是潜在的也是巨大而长远的。所以,我不断告诫自己时时刻刻要牢记本心,恪尽职守,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我认真研究文本,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认真做好每一页课件,讲究科学实用;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及时做好反馈。一直以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有一些自己坚持:作业记录要清楚,作业要求要明确,作业反馈要及时,作业订正要落实等,但严格中不失关怀,科学适量的布置作业是我的原则,并把作业作为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
我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课堂上,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各种方式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让课堂变成学生们愿意交流和分享的乐园。课下,我常常走进学生当中,平等、真诚的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习性品格和学习生活情况,分享他们的欢欣快乐,分担他们的问题忧愁。对后进生我会格外关注,课上课下都会与他们谈心,激发他们生活学习的热情。真心换真心,在这样的师生交往中,学生也会给予教师爱戴、尊重和信任,教育教学工作也能顺利开展。
二、学习进步 完善自我。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最害怕的是变成一个照本宣科的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的讲道人,我不愿凭着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一直待在一个一成不变的舒适区。因此我首先保持一个谦虚之心,多听课,多思考,多请教,多观察,不断向学校各位同仁学习,做到不耻下问。积极参加校内校际教研活动,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在这个过程中磨砺自己,完善自己。“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渐渐地我也有了一些收获。
连续近十年带毕业班,所带班级中考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2017—2018连续两年为涡阳教师学习团上展示课,被聘为培训班特邀专家;2018年成为合肥市第五批名师工作室初中政治陈姝名师工作室成员;2019年论文《自育自学——让教育回归本真》获得全国自育自学论文大赛三等奖;2019年微课《维护世界和平》获安徽省第四届微课大赛中获得初中道德与法治组一等奖;论文《九年级政治学科复习阶段消极课堂的反思》发表在《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第20期;2020年8月微课《高扬民族精神》获得瑶海区信息化大赛一等奖;2020年9月获得“瑶海区优秀教师”称号;2020年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实践研究”通过验收并荣获教研成果一等奖;2021年9月年获得瑶海区骨干教师称号;2022年5月获得作业设计大赛市级一等奖。
作为政治老师不仅要扎实教学基本功,还要多读书。道德法治学科具有与时俱进的强烈特性,随着时代变化,专业知识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所以我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多阅读学科相关书籍,不断增加和更新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理念。其次,我想教师阅读不仅仅是机械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更多的是增长教育教学智慧,那么教师阅读的范围就不局限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应该多方涉猎,因此我珍惜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阅读备课组精心挑选的读本,并撰写读书笔记。
三、勤于反思 期待未来。
每个学期结束后,总会留下一些遗憾。一些设想的计划落实得不是那么完美、一些课堂上的问题处理得好像缺少智慧、一些课堂上的生成没有及时把握、一些重要的学习材料没有及时收纳整理、一些温暖激励的话语没来得及说出口等等。反思,才能成长,才能在未来减少同类遗憾,针对以上所说或没说的种种问题,现给自己列出如下规划:
以为人父母之情怀为师,真正做到师之本职。自己的课堂少了许多味道,可以多去听课学习,走进同伴的课堂,寻找最近的“风景”。认真研究和落实作业分层,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更适合自己的成长阶梯。既要转化后进生,也要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不能一刀切,要在课堂和作业上对尖子生提出更高的期待。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习新媒体新技术,让课堂形式丰富多样,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十余年来,我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辉的职业,认真践行着“选择了不抱怨,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理念,朝着“我心向阳 只愿桃李芬芳”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