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就买那件灰色的衣服吧,耐脏,我可以穿的时间长一点。”9月8日中午,中秋节前夕,灵璧县韦集中心校党总支书记、宿州市首届人民满意校长崔少华来到韦集镇彭沟小学四年级学生王研家里进行家访。王研父母都不在了,和哥哥王亮相依为命。从附近村民的口中了解到兄弟俩每月享受国家贫困补助1000余元,村里为哥哥王亮安排了公益岗,每年有6000元的收入。村里的老人说:“要不是国家政策好,这兄弟俩真没法生活下去。”因为哥哥智力有残疾,所以家里的日常生活很不正常。看着小王研家里的状况,崔少华强忍着泪水,开车带着他来到了距离最近的濠城街超市,让他买一点喜欢吃的东西和衣服,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中秋节了,家里油快吃完了,哥哥喜欢吃果冻,我给他带一点。”看着懂事的王研像大人一样挑选着日常生活用品,崔少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鼓励小王研要克服困难,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刻苦学习,一定要自立、自强、自信,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儿童。一番话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拉近了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打开了孩子的心扉。
崔少华是宿州市首届人民满意校长,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这些年他对乡村教育、特别是贫困留守儿童一直有种特殊的情怀,每年他都会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资助需要救助的孩子。他表示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对贫困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用自己微薄之力帮助需要关心爱护的孩子,把真正的好学校办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而公平的教育。
(王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