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户农民的红手印,按出了改革开放万里香……”两指挑起双鼓条,一手紧扣鼓铜环,转动手腕击鼓奏乐。7月20日晚,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皖美小岗非遗文化直播基地的凤阳花鼓体验店前,凤阳县戏剧曲艺协会会员、“包三代”严淑淑从“唱门头”到唱在直播间,一边同屏幕对面的观众热情互动、一边对三名学生进行花鼓曲《情满小岗村》的教唱,一曲惊艳的花鼓戏表演让收看直播的网友纷纷点赞留言。
三名学生来自安庆师范大学数理学院赴大湾村、小岗村重走复兴路调研实践团。近日,该团队一行来到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探寻“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现况、拜访改革开放中的“弄潮”小岗人,通过直播探店表演非遗、介绍家乡特色美食,展现省内地域文化特色,当日直播累计收获30000余次点赞,单场观看人数达900人次。
在直播镜头前,9名团队成员沿皖街探皖店、沏皖茶品皖茗、奏皖乐唱皖戏、寻皖乡尝皖味,通过2小时的直播让屏幕前的网友以“第一视角”近距离体味安徽非遗文化的别样韵味。“在刚来到小岗村时,我们就注意到这里沿路都是当地或者省内的非遗特色门店,开得红火、办得也兴旺。”团队队长、2021级“邓稼先”班的张坤表示,在看到当地农村电商氛围十分浓郁后,便也想组织团队进行一场“全览式”直播,用青年学子的力量让家乡非遗“出圈”。
在教唱结束之后,严淑淑收到了来自团队成员的一份惊喜。团队成员、美术学专业2019(2)班的陈思娓在直播中向观众展示了自己刻画非遗剪纸的过程,在完成刻制后,她将这张剪纸进行封装并送给严淑淑。透过这张红色剪纸的镂空部分,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英气风发的模样在一剪一刻中被定格。“我希望用非遗剪纸弘扬小岗精神。”陈思娓说,这份礼物是对严淑淑这样坚守在凤阳非遗传承“第一线”的新一代“小岗人”的赞美与支持。
“这样一份令人垂涎的家乡特产,屏幕前的家人们绝对不能错过!”直播主播人、金融工程专业2021(2)班的刘章卓走进皖美小岗特产店,拿起展台前包装精美的产品,对准镜头露出笑容,用活泼亲切的家乡方言进行介绍。16个城市的近百种特产,从美食起源到发展历史,再到蒸、炸、切、煮等烹制方法都在一方屏幕前被一览无余。
为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到直播平台,刘章卓在整场直播中一直保持着端正的身态和自然的笑容,不间歇地和屏幕前的观众进行讲解互动、吸引关注。“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屏幕进行直播讲解,很担心自己会出现卡壳、忘词等情况,为此我们在开播前还进行了多次试播。”作为一名“零经验”主播,她为此次直播“做足了功课”,多次探店了解产品、构思介绍词,还设计直播间板块、学习互动语言。
“唱得真好!我也想买一只鼓来学一学凤阳花鼓!”看着数十只凤阳花鼓被摆放在木质展柜上,伴着耳边传来熟悉的家乡曲调,偶然进入直播间的苏韦川在屏幕前停下滑动的手指,有些“动了心”。直播结束后,她便在网上搜索相应的电商店铺进行购买。“因为在外地打工,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一看了,今天看到这场直播,才让我想起来家乡看起来是什么样的。”
团队指导老师黄兴强表示,这场直播不仅想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与文化,还想让家乡的非遗和文化也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利用独特的展示形式逐渐融入新的潮流中。“这也是团队成员们的一次独特的课外实践经历,希望他们能通过在当地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总结经验、创新思维,助力乡村振兴。”
(权 琪 金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