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路 山村坚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我的教育梦想早在我还是个懵懂孩童就埋下了种子。2001年师范毕业,十九岁的我被分配到了宁国市桥头乡七都汪小学,一个只有一位老教师坚守的山村小学。学校只有一排破旧的平房,泥土堆砌的围墙坑洼不平,教师办公室阴暗潮湿。孩子们每天上学都是翻山越岭,从邻近的山洼洼里披星戴月赶来。
一走上工作岗位,我就承担了两个复式班的教学任务兼少先队大队部的工作。山村条件的艰苦,并没有浇灭我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物质的落后抵挡不住孩子们对阳光童年的憧憬和向往,我利用有限的条件,不断创新,积极开拓,把少先队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晨光熹微,山村的道路上有一群奔跑的身影,采撷清晨第一滴露珠,聆听山林里婉转的鸟鸣,我精心组织了“汪村雏鹰跑步小分队”;春光烂漫,我深入农家了解情况,带领队员们参加农事活动,感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稼墙艰辛;金秋时节,山村层林尽染,组织学生开展森林防火“我是小小宣传员”活动。少先队一系列接地气的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乡亲们的称赞。
锐意进取 爱洒杏坛
2004年9月,因工作调动,我进入了宁国市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河沥溪小学,这所学校学生中70%为留守、流动儿童,身为一个农村孩子,我深知这些孩子最渴望什么,最需要什么。在琐碎的生活中,将爱播撒到每个孩子心灵深处。在河沥溪小学的九年里,我开展了“争当五星少年”“争当劳动实践小能手”“最美的班级”“我是小小领诵员”“诵读经典古诗词”“感谢有您”等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作为少先队辅导员,不但要有一颗爱事业爱孩子的心,而且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光靠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我凭着一股高昂的激情,永不言败的韧劲,不知疲倦全身心地投入少先队工作,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此期间,我获得了“宁国市优秀教师”“宁国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10年和2012年两次参加宁国市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均获一等奖。
不惑之年 躬耕依旧
2018年9月,我有幸调入倾慕已久的百年老校——宁国市西津小学。西津小学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初心,秉承着“养正立人,润泽人生”的办学理念,我所在的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
虽然已人到中年,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我对孩子,对少先队,对教育的热情不减,始终抱着一颗虔诚之心向名师、有经验的老师请教。2019年我申请加入了宁国市章盛清名师工作室,师从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章盛清老师。为了精通少先队业务,我阅读了大量的少先队理论书籍和资料,从《辅导员》《少年报》等队刊队报中获得不少创造的灵感。各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书也是我案头不可缺少的,《德育纲要》《少先队纲要》等都是我做好少先队工作的理论依据,我逐字逐句地学习。跟孩子们一起策划、组织的活动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奖项。在导师的引领下,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塑造者、宣传者、服务者,为孩子们营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为培养坚定信仰的红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甘当绿叶,守护成长是我的追求,学生的成绩和领导同事对我工作的肯定是对我付出一切最好的回报。我深知,给队员们一杯水,自己要储备一桶水,正是因为不断进取,2019年给队员们执教的绘本课件《逃家小兔》获宣城市二等奖,2019所带的班级获“宁国市文明班级称号”,2021年所带中队获“宣城市三星章集体”称号,2021年获得“宣城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期间还有多篇论文、案例获市级表彰。未来,我会继续带着满腔的热爱和旺盛的精力,将自己融入到少先队的红色海洋之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孩子们的成长成就了我的今天,更加坚信了我的明天: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做少先队辅导员执着的追求!我会继续勤勤恳恳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坚定初心,坚守使命,在广阔无垠的教育星河里,我愿以萤火之光,终生为孩子们闪烁! (杨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