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 安庆师范大学学子展现民族舞蹈魅力

“我最喜欢今天的两支中国舞,他们各具民族特色,新颖的舞蹈形式里又包含了某种情感,将我带入其中,这是一种独特的美。”新闻学专业2019(2)班的余飞在看完表演后感叹到。12月4日,安庆师大第十四届舞林大会落下帷幕。虽然比赛结束了,但是学生的关注并没有终止,其中两支队伍表演的中国舞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

彝族求水 呈现力量之美

伴随着音乐响起,The Iron Triangle团队的三个少年身穿彝族服饰“大裤脚”,赤裸上身出现在舞台中央。当音乐出现大地开裂的声音时,舞者仿佛就像土地裂开一样阵阵蜷缩起来;当雷声出现,预示雨水的到来时,三位表演者则手舞足蹈起来。一支彝族舞蹈《甘霖》将人们对水的渴求、对自然的敬畏演绎的淋漓尽致。表演中三位舞者没有过多的炫技,而是将力量爆发在音乐的每一个节点处,动作、音乐、服饰都相得益彰。

The Iron Triangle的成员舞蹈表演专业2019(1)班的章童表示:“三人舞很考验团队的默契和个人动作间的配合,虽然一个多月的训练让我们三个人的腿都受了不少伤,但只要能将对雨的渴望、下雨时的喜悦这两种情感更好地传达给观众,一切都值得。”

傣族祈雨 尽展婉约之美

“《傣源》前半段急切的求雨和后面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产生的前后差异,能表现出傣族女子的热情而不失娇羞。”丽人行团队的队长舞蹈表演专业2019(1)班的徐鑫杨介绍:“这支舞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傣族舞蹈特点的同时,也展现了傣族的水文化。”

与《甘霖》表现出来的力量感不同,丽人行团队带来的《傣源》从柔美的角度诠释了人们对水的渴望。翻动的手腕、蠕动的指尖、细碎的舞步,傣族舞蹈“三道弯、一顺边”的特点被表演者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一时如河流般疾速,一时如山间小溪般挪动,配合着轻柔的音乐,三位舞者的表演和舞台融为—体。当一捧真实的水从舞者手中流出,更是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到傣族和水之间密切的联系。

谈到排练过程遇到的困难时,丽人行团队的队长舞蹈表演专业2019(1)班的徐鑫杨说:“保持动作的统一性并不容易,因为三人舞很难协调好彼此间的配合,但今天大家配合得很出色。”

据了解,这两支队伍的成员都来自同一个班级。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生,他们主要学习中国舞,《甘霖》和《傣源》等民族舞蹈也在他们的学习范畴之内。章童表示:“虽然街舞、拉丁等舞种更广为人知,但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舞以后可以更多得出现在舞台上,被更多人所了解。”

( 杨帅 李召京  胡蝶 王嫚嫚)

责任编辑:李奇志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3962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2019,舞蹈,傣族,表演,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