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七(27)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加深少年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让更多少年儿童近距离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暑期生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7月23日下午,在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传承文化遗产,共建和谐家园”的主题活动,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七(27)班18位同学积极参与。此次活动邀请了杨秋霞和沈红妹两位非遗传承人为同学们讲解棕编和内画的相关知识以及制作过程。

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手工艺品。2011年5月23日,棕编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现场,杨老师为大家耐心讲解棕编文化的由来以及非遗文化简史。几根普通的棕榈叶在老师手里上下翻飞,仅凭一把剪刀就能编制出一副精美的作品。杨老师生动地教孩子们利用两片叶子编制“螃蟹”,从制作技巧、手法、步骤出发,一边耐心讲解注意事项,一边演示编制过程。棕编看似容易做着难,杨老师认真观察同学们的动作,不断上前纠正、讲解和示范,几十分钟后,一个个棕编作品“螃蟹”便呈现在大家面前,虽然有的作品不够完美,但是同学们心里还是充满了成就感。

棕编体验后,同学们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又开始跟着沈红妹老师学习内画。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2008年6月7日,内画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现场,沈红妹老师亲自演示了基本的内画技艺,教授同学们如何使用内画工具,并手把手教同学们在鼻烟壶内画出精美的荷花图案。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不仅同学们,连随行的家长都对这巧夺天工的手艺啧啧称奇。当沈老师说到自己苦练技艺二十载时,大家更是对她的这份毅力和执着赞叹不已。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特有魅力,也坚定了大家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决心。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非遗文化一定能够代代相传,我们的家园也会更加和谐幸福。

摄 影:王智翔 李子岳

撰 稿:王梓璇 沈建树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