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 > 正文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百年精神

2022年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为加强群众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汲取乡村发展智慧,科学谋划乡村振兴发展定位,6月20日,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徐集村暑假社会实践团成立,以“深入农村基层,推进乡村振兴暨寻找乡村红色文化遗迹”为专题开展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追忆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凝聚乡村振兴的红色力量。

(团队与指导老师、政府领导合照)

几代躬耕花璀璨

6月21日上午10时,团队成员跋涉几十公里来到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怀揣着对历史的敬重和革命先烈的景仰,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塔,瞻仰领导人对牺牲战士的缅怀题词,体会伟大的革命精神。团队成员自发地在烈士墓碑前肃立、擦拭墓碑,并通过敬献花篮、齐唱国歌、集体宣誓献词等形式,缅怀在淮海战役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志愿者们在擦拭烈士墓碑)

接着,团队成员参观了淮海战役博物馆。这里展示了淮海战役各阶段的战斗历程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在困苦环境中坚定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独轮车推出来的”,这句广为传颂的话语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群众力量的伟大。

(志愿者向烈士献花)

承前矢志更芬芳

6月21日下午2时,志愿者团队来到了钟源阁红色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馆内的红色藏品并聆听它们身上的红色故事。令人惊讶的是,这所私人博物馆中竟然包括多幅文革时期的油画作品、上万枚毛主席精品像章、300多件红宝书、具有红色特点的各类宣传画报、伟人革命历史图片、党史研究资料等红色展品,概括了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初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光辉历史。

(志愿者跟随讲解员参观馆内)

“为了一件事,追随一辈子”,淮海战役红色文化博物馆钟鑫馆长在接受志愿者采访时说到。钟馆长私人投资,开设了钟源阁红色文化博物馆,30余年奔波红色之路,实地寻访党的光辉历程,馆内的数万件藏品均是他个人提供。志愿者们纷纷对钟老馆长的崇高精神肃然起敬,而钟老馆长却笑着表示:“人这辈子总会有些执念的,我只是对红色文化有着特殊情结。”对于后辈,他很欣慰能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去了解红色文化并传承红色基因。

(团队与钟老馆长合照)

6月21日的“红色之旅”虽已结束,但团队的三下乡活动仍在继续。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当代青年进行党史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正如人民日报中所言:“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中,志愿者们将知识奉献给社会,服务于人民,为描绘好新时代建设美丽乡村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