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员准备将“四不像”放归大自然。
躲在幼儿园 的“四不像”。
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这样的“四不像”你见过吗?5月23日中午,在芜湖市南陵县,就有一只俗称“四不像”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liè) 羚闯入当地一家幼儿园。在警方、消防、动物园以及南陵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多部门共同努力下,这只中华鬣羚被成功放归南陵县小格里省级森林公园。
“四不像”中华鬣羚闯入幼儿园
“当天12时20分许,我接到城东派出所所长的电话,说是南陵县籍山镇梅园新村幼儿园闯入了一只大型野兽。”南陵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盛学锋回忆,通过对方传来的照片,看到这只野兽正躲在堆放幼儿玩具的角落。根据野兽特征,他判断这是一只中华鬣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芜湖市近几十年来都十分罕见,而且这只中华鬣羚十分漂亮。只听说过历史上在南陵县何湾镇一带曾经出现。它的角像鹿而不是鹿,蹄像牛而不是牛,头像羊而不是羊,耳朵像驴而不是驴,所以也称其为‘四不像’。”盛学锋表示,像这样的大型兽类,栖息地不固定,喜欢两地跑,但大多时间还是喜欢待在山区。这次出现在南陵县,可能是迷路了。
十几分钟后,盛学锋驱车赶往幼儿园。在现场,经过现场专家的观察判断,确定这确实是中华鬣羚。“它看上去非常强壮,高约1.3米,体重超过250斤,警惕性也非常强。毕竟是大型野兽,一旦受到惊吓激起兽性,很难控制。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就疏散了幼儿园的师生和围观群众。”
麻醉转移,成功放归大自然
后来经过警方、消防、动物园以及南陵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多部门共同商讨,请示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后,计划由南陵县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专业人员利用吹管麻醉针的方式麻醉转移中华鬣羚,放归大自然。“但是这只中华鬣羚体型比较大,皮糙肉厚,三次使用吹管发射麻醉针都没扎进去,都被弹落到地上。”盛学锋透露。
随后,专业人员便更换细一点的麻醉针,终于将中华鬣羚成功麻醉。紧接着,就用布将它的眼睛蒙上,防止发生应激反应。捆好中华鬣羚腿后,他们立即给中华鬣羚注射了麻醉苏醒针,防止发生危险。经过检查,发现它是一只雄性中华鬣羚,未发现受伤痕迹,毛皮棕黑发亮十分健康。大家认为这只中华鬣羚具备野外生存能力,适宜放归自然。
将中华鬣羚抬到车上后,南陵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一路小心驾驶,来到了40多公里外的南陵县小格里省级森林公园。此时,中华鬣羚早已苏醒,将它腿上的绳子一解开,中华鬣羚立即活蹦乱跳起来,一溜烟跑到森林深处。
中华鬣羚是偶蹄目、牛科、中华鬣羚属的哺乳动物。在体型上类似于山羊或羚羊。头后、颈背具长的鬣毛。在2016年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安徽有分布,主要活动于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
合报全媒体记者 邵晓杰 (照片由盛学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