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合肥市五一小学:学习身边的科学,探究形状的奥秘

始惊三伏尽,又逢立秋时,8月7日下午,恰逢立秋之日,橙色高温预警也没能阻挡同学们求知的热情。一汪碧绿的潭水,一座木质的拱桥,一尾尾畅游的鱼儿,一根根飘动的柳枝……这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就是合肥市五一小学四(2)中队探秘小队队员们今天活动的宝地。

数学是看似枯燥乏味,抽象的不可触摸,其实生活当中处处可见数学。今天小队的辅导员老师就引导大家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第一环节估算和实际测量。奥数小组,计量小组,爽冰小组三个组在听完要领后迅速找到自己的工作区域开始行动!“先估算出一块砖的长度,然后再数有几块砖,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多少米”,“先估算两个手指之间的长度,然后再算出一块砖的长度,最后再估算出总长度”……小组长拿着笔一边认真地记录着一边和组员们商议着。接下来就要实际测量啦,看看和估算有多大的误差,这不有许多队员第一次使用卷尺,问题就来了。

“600米”!“这一点距离有600米这么长吗”?“不对!应该是600厘米吧?”“6米” “恩,6米差不多”!“就是6米”!

小组成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测量的数据。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环节。

你会用一根国定长度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吗?队员们拿到绳子就在地板上摆弄起来,可渐渐地每个小组都发现一个问题不是绳子多了,就是绳子不够长,如何刚刚好呢,开动脑筋思索一会,发现围成长方形很容易,只需将绳子两端固定起来,然后一人拉住一个角,就可以完成长方形,而正方形就需要精准的计算到每条边的长度。或蹲着,或弯腰,或趴着……豆粒大的汗珠不时滴落到地板上,印下一个又一个大大的圆点,汗湿的衣衫变了色,可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学们探究的认真劲。

三角体,正方体,圆柱体,哪一个的稳定性最好,今天我们就用实践来证明大家的判断,搭建这些立方体看似容易,动起手来才觉得原来完成拼搭不仅需要团队的合作,还需要点技巧和技术。选好所需要的小木棍,开工!将木棍首尾相接,然后拿着绳子站在一边,这怎么才能连到一块呢?几乎每个小组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经过多次实验后终于找到了方法,也有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变得井井有条地进行着,三角体完成得最快,紧接着是圆柱体,最后立方体,12根小木棍完成了正方体的搭建,成功的喜悦感顿时洋溢在脸上。三角体稳稳地立在地面上,正方体虽然歪歪扭扭的但是还是能立在地面上,而圆柱体呢,几乎需要支撑才可以立住。由此看出三角体的稳定性是最好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使用卷尺,捆扎绳子,团队协作,记录笔记……入秋后的第一份收获意义非凡,让队员们更深刻的认识到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葛有聪)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